“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的年度目標如何實現?
高原之上 甘孜工業再攀高

3月中旬,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兩河口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全面開挖建設高峰階段。
日前召開的甘孜州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提出,今年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長6%,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2024年,甘孜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1.6%。從1.6%躍升至7.5%,動力何來?
破題,落腳在“特色”上。甘孜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水能、太陽能、礦產、特色農牧等資源豐富,但受制於交通不便、用地受限等因素,工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緊扣高原特色,甘孜州多方探尋工業經濟增長點,挺起工業脊梁,尋找一條揚長避短的突破之路。
支柱之上再攀高
最大化利用清潔能源和優質礦產
清潔能源是甘孜州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州清潔能源可開發潛力超過2億千瓦。2024年,甘孜州工業增加值152.25億元,其中清潔能源增加值就達124.06億元。截至2024年底,該州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已超2000萬千瓦,還有在建裝機1555.4萬千瓦。
一邊是激增的裝機規模,一邊是有限的電力外送通道。截至目前,該州電力外送容量僅1805萬千瓦。
如何將清潔能源更好地轉化成工業經濟增量,在支柱之上起跳摸高?甘孜聚焦電網電源協調,推進電網建設,出台支持電網建設的相關意見,推動電源和電網逐漸匹配。
“今年,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金上至湖北特高壓工程將投運,屆時,甘孜州累計電力外送能力將達到2605萬千瓦。”甘孜州發展改革委主任周世武告訴記者。
同樣是破解支柱產業發展瓶頸,甘孜在優勢礦產上選擇了另一個方向。
甘孜州是我國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鋰、銀、鉛、鋅、銅等40余種礦產資源,擁有亞洲最大偉晶岩型單體鋰礦。但作為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甘孜州也肩負著生態保護的責任。
在保護與開發之間尋找平衡,甘孜明確了“州內採選、州外加工”方式。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甘孜已先后與眉山、成都、遂寧、宜賓攜手共建飛地園區,開展鋰礦等精深加工。
目前,甘眉工業園區已構建起“基礎鋰鹽—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池回收與利用”上下游產業鏈。此外,成甘、遂甘、甘宜飛地園區也瞄准新能源電池、半導體材料等產業持續發力。2024年,甘孜飛地園區共計實現產值380億元,2025年目標也已確定——飛地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
資源之中深挖掘
深度開發中藏醫藥和食品飲料
3月10日,在德格宗薩藏醫藥有限公司車間裡,該公司最新研發的藏藥“鼻康散”正在包裝發貨。
宗薩藏醫藥有限公司是甘孜州內首家中藏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前年均生產藏藥成品150余噸,年產值2000余萬元。公司還創建了四川省南派藏醫藥傳承與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帶動培育其他小微加工企業及合作社成長。
甘孜州是省內最大的中藏藥材主產區和藥材基因庫,天然藥用動植物達2378種,佔全省的40%以上。當前該州正挖掘資源,不斷壯大中藏醫藥產業。2024年,全州中藏藥材產量8248噸、全產業鏈產值達23億元。
2025年,以“中藏藥材加工量達610噸,同比增長24%”為目標,甘孜州將在培育龍頭企業上繼續發力。“推動鄉城藏青蘭公司等盡快升規。”甘孜州經濟和信息化局中藏藥產業科相關負責人說。
大有潛力可挖的還有食品飲料產業。甘孜州有牦牛、青稞、釀酒葡萄等特色農牧資源,近年來堅持走“生態有機”發展路徑,目前全州有機產品年產值達15.4億元。
挖潛,具體從何入手?甘孜州分析2024年數據發現,全州食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呈明顯增長趨勢,但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卻有所下降。企業散、小、弱,品牌知名度也較低,市場競爭力有限,是主要原因。
補短板,同樣著力於引進和培育企業。去年,該州成功引入全國葡萄酒行業龍頭企業寧夏西鴿葡萄酒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我們正在籌劃建設酒庄和800畝葡萄種植基地。”該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在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方面,爐霍雪域俄色等本土企業也在大幅提升產能。“預計2025年俄色茶產業產值會超過4000萬元。”爐霍雪域俄色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雷敏說。
傳統之外辟蹊徑
邁向綠氫產業和算電融合新賽道
3月11日,位於瀘定縣的四川華電瀘定水電站裡,“綠色氫能全產業鏈應用研究實驗室”正在進行升級重啟前的調試工作。
“綠氫”是甘孜州因地制宜的選擇。去年,該州首次從全州層面提出“打造川藏綠氫供應基地”等規劃,以豐沛的風光水能資源為基礎發展電解水制氫產業。
目前,華電瀘定水電站“綠色氫能全產業鏈應用研究實驗室”已完成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全產業鏈實驗。下一步,瀘定縣計劃建設日制氫2000公斤及日加氫500公斤的制氫站、加氫站各1個。
“我們還將在國道318沿線布局建設制氫加氫基礎設施,打造川藏線綠色氫走廊。”甘孜州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政策層面,甘孜州1月出台的《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對制氫、制加氫一體站、氫能綜合利用等項目明確優惠,並制定了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算電”融合,是甘孜州瞄准的另一條新賽道。去年,全省首個綠色智算艙在康定市孔玉鄉折洛溝建成運營,一個“集裝箱”式智算艙中就裝著20P算力。
“甘孜州地形多為高山峽谷,‘集裝箱’形態可以讓智算艙依照電站分布建設,就近取電,減少電力傳輸損耗。”中國電信四川公司雙碳主管馬濤說,算力產業是高耗能產業,該項目成功驗証了“水電+算艙”的可行性。
全省首個超千P智算艙項目——丹巴縣燕窩溝綠色智算艙建成投運,15個智算艙搭載了相當於100萬部手機的算力。今年初,中國移動(甘孜)榆林新區數據中心項目也啟動建設,計劃2027年投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