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什麼選擇成都青羊航空新城入駐?“這些正符合我們的需求!”

“您好,歡迎你們遠道而來,我帶你們參觀一下再到辦公室詳聊……”上午10點多,四川可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清華正在公司新址——成都市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A2座7樓接待著從上海和廣東來公司洽談業務的客戶代表。
四川可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經營業務包含電子元器件制造、光電子部件制造、通信設備制造、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等。由於公司發展需要,想找一塊能滿足生產和研發於一體的空間作為新址,在一番走訪考察后,最終選擇了入駐位於文家大道的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
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黃成薇供圖
新環境
滿足企業發展新需求
“這邊區域是技術開發和生產管理區,那邊是調試台,新環境能滿足公司目前業務的整體需求以及產品從研發到生產、檢測和交付的流程。”許清華陪同客戶代表一邊參觀公司環境,一邊介紹未來發展。
為什麼會“相中”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時間回到去年年末,許清華帶領公司相關負責人到青羊考察,當時,青羊欣創投資有限公司招商服務相關負責人接待了他們。“園區內有24棟樓宇,其中有32.74萬平方米的廠房載體,屬於都市工業廠房,內部首層層高達到8至10米,是普通樓房層高的2倍多,承重1200-2000公斤/平方米,能滿足重型設備吊裝、安裝條件。園區樓宇均依照航空類生產性企業標准化的需求進行設計,包括柱網、吊裝平台、電梯荷載等。”該負責人帶著許清華一行在產業園參觀,並從園區載體的地理位置、廠房設計、園區功能配套等方面作了介紹。
在了解了可普光電公司的經營和生產業務后,欣創公司又將園區的企業招引定位作了介紹。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是青羊區圍繞“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發展戰略與611所、132廠、161廠等鏈主企業共同規劃建設的5個航空特色園區之一,是青羊區首個生產制造類“工業上樓”園區,在這裡,企業根據需求可實現生產、研發、辦公的工業上樓立體化發展。
參觀了園區、聽了介紹、了解了發展定位和功能配套,該公司質量部總監冉冬筱表示:“這些正符合我們的需求,青羊區區域內涉及工業軟件開發、科技技術創新、航空領域等新質生產類企業相對集中,公司本來和區域內一些制造業企業一直都有合作,搬到青羊后,和鏈主企業距離近了,溝通也方便了,說不定在園區內就能和上下游企業取得聯系,達成新的合作,實現了更高效的運作,為公司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對於公司搬進園區的場景,冉冬筱心中已有了畫面和期待。
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辦公環境。黃成薇供圖
新期待
實現“研產銷供服”一體化模式
今年2月,四川可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駐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A2座7樓。走進公司,辦公桌椅、研發器具、硬件設備一切都是嶄新的,冉冬筱介紹,現在新址的辦公面積有1600多平方米,設置了生產區、研發區、裝配線區、辦公區、材料庫、行政區等,“公司現在的空間是此前舊址的5倍多,既能滿足產品研發,又能滿足制造生產,實現‘研產銷供服’一體化模式。”
新址不僅是地理空間的遷移,更是企業戰略升級的裡程碑。公司入駐園區后,馬不停蹄地對接客戶,加緊研發在今年春節前接到的一批幾百萬的訂單,預計6月份交付﹔在人才方面,目前正在招聘硬件工程師、技術研發人員等,不斷擴充公司核心人才隊伍。
對於未來,公司充滿信心。冉冬筱介紹,公司今年將在無人裝備、低空經濟、水上設備等領域擴能,而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園區內有空間更大的定制化工業上樓廠房,入駐的企業大多是涉及加工、制造、研發等業務領域,這對公司未來在空間需求、業務擴能、資源鏈接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說不定不用出園區就能和上下游、‘行業大佬’成為鄰裡並達成合作,並進行客戶維護。”冉冬筱說。
市場在哪,企業就在哪。“我們這裡緊鄰主機廠和主機所。”這是青羊欣創投資有限公司招商總監李婷每次出去招商、對接企業時常常挂在嘴邊的話。她認為,這是吸引企業入駐的產業優勢,目前,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的意向落戶企業達幾十余家,簽約率達60%。
未來,青羊區還把目光放得更遠,從政策招引、政務服務、資源對接、后續維護等方面,為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務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務,讓企業在青羊生根發芽。(黃成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