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最高涉案金額1.2億元 

四川公安發布5起“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2025年03月15日12:5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3月15日電 為全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健康良好的市場秩序,3月14日,四川公安公布5起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其中一例涉案金額達1.2億元。

四川成都“8·22”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電動自行車)。四川公安供圖

案例一:四川成都“8·22”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電動自行車)

2024年9月,成都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搗毀生產窩點2處、倉儲窩點2處、銷售窩點5處,現場查扣偽劣電動自行車3200余輛。經查,2023年10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從上家定制生產偽劣電動自行車,並運至成都后對外租售,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經鑒定,涉案電動自行車的電池電壓、最高限速、整車重量均不符合國家強制標准,系不合格產品。

四川南充超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偽劣滅火器。四川公安供圖

案例二:四川南充超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滅火器)

2024年5月,南充公安機關根據省廳環食藥偵總隊下發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搗毀制假窩點2處、銷售窩點1處,現場查獲偽劣手提式干粉滅火器19236具、生產線2條、制假設備20余台,扣押滅火器干粉原料50余噸。經查,南充超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長期將生產的不符合國家標准的干粉滅火劑銷售給四川盛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蒲某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由上述兩個公司生產偽劣干粉滅火器對外銷售,涉案金額2600余萬元。

四川眉山“3·20”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服裝)。四川公安供圖

案例三:四川眉山“3·20”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服裝)

2024年6月,眉山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搗毀生產窩點2處、銷售窩點1處、倉儲窩點2處,現場查獲各類假冒注冊商標的服裝20000余件、商標標識10000余套、包裝袋30000余個、加工設備8套。經查,2023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未經權利人許可,購買無商標的服裝以及商標標識、包裝袋等包材,雇佣工人加工生產假冒知名品牌服裝,並將假冒注冊商標的服裝對外銷售,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四川宜賓“5·20”假冒注冊商標案 (白酒)。四川公安供圖

案例四:四川宜賓“5·20”假冒注冊商標案 (白酒)

2024年5月,宜賓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8名,搗毀生產窩點5處,倉儲窩點3處,打掉犯罪團伙9個,查扣假冒五糧液、國窖1573等品牌白酒9992瓶和各類包裝材料10萬余件(套)。經查,2020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購買散裝白酒和成套包裝材料,雇佣工人手工灌裝生產假冒五糧液等各類品牌白酒銷往全國多地,涉案金額1.2億元。

四川巴中“4·11”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農藥)。四川公安供圖

案例五:四川巴中“4·11”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農藥)

2024年4月,巴中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搗毀生產窩點3處、存儲窩點7處,查扣偽劣農藥2000余瓶、半成品10余噸、各類農藥標簽20萬余份、機器設備5台。經查,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農藥生產許可証、農藥經營許可証的情況下,進購農藥原藥、二甲苯、乳化劑、增稠劑等原料,雇佣工人生產灌裝偽劣農藥,通過線下推銷等方式將偽劣農藥對外銷售,涉案金額1100余萬元。(李平、崔熙灩)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