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穿越古今的綠色瑰寶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今起施行

人民網成都3月15日電 (記者朱虹)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規范,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
據國家林草局新聞發布會介紹,《條例》明確保護第一,突出科學保護、原地保護,全鏈條、全方位嚴格保護古樹名木及其生長環境,為古樹名木健康生長創造了法治條件﹔構建政府主導、屬地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對非法採伐、移植、損害古樹名木等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全面追究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此外,堅持分級分類、合理利用、文化傳承,推動古樹名木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近日,四川省林草局下發通知,就認真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宣傳貫徹有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安排,全省各地積極響應,精心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宣傳貫徹。宜賓市翠屏區舉辦“法治護綠 守護鄉愁”主題活動,翠屏區法院發布濫伐林木典型案例,向市民宣傳《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發放法律宣傳手冊,增強市民的法律意識和保護觀念﹔宜賓市敘州區林業局聯合區法院,在千年荔枝古樹下向群眾解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核心條款,回答群眾提問,引導群眾樹牢“保護古樹名木人人有責”的法治觀念﹔雅安市滎經縣在楨楠王古樹公園裡設立“滎經縣名木古樹司法保護基地”和“楨是楠得法官工作室”,對游客進行《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普法宣傳,現場受理和解答群眾法律咨詢,進一步筑牢古樹名木司法保護屏障。
四川省於2019年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省條例》),此次國家出台《條例》,為四川省進一步完善古樹名木保護制度、抓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撐。四川省將按立法工作相關要求啟動《省條例》修訂工作,並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動制定配套的落實政策。
古樹名木保護涉及多個部門,是社會共同的責任。四川各級林草主管部門將切實扛起主體責任,主動加強與財政、住建、公安等有關部門的統籌協調,不斷強化依法保護古樹名木各項工作,同時加強與社會各界交流合作,深入挖掘古樹名木的多重功能和價值,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守護好這抹穿越古今的綠色瑰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