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布新場景 讓更多創新產品從“被看見”到“被應用”

路面井蓋有破損,能第一時間感知並通知主管部門的AI攝像頭﹔遇到木地板、地毯、瓷磚等不同情形,可以自動切換模式的清掃機器人……
3月10日,“科創天府·場景賦能”四川天府新區科技成果應用場景2025年首期發布會舉行,首批發布20個科技創新應用場景清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無人駕駛、智慧交通五大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當天的活動在成都市新設機構——成都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舉行。“該機構成立的目的,在於以場景創新工作破題,助力更多創新產品從‘被看見’到‘被應用’。”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應用場景圍繞地標性區域布局
當天發布的20個場景主要圍繞興隆湖、成都科創生態島、西博城等區域布局。四川天府新區科學技術局成果處處長聶東說,這些區域是四川天府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性區域,能給企業帶來更佳的展示效果。
但要拿下這些地標性區域的應用場景,必須有“硬功夫”。“我們希望無人車能更‘聰明’。”應用場景“封閉區域內無人車接駁服務”實施單位、四川天府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負責人徐洋怡介紹,此前公司曾在西博城投入過無人接駁車,但因載客量較小、車速較慢,以及對人流感應不夠敏捷等原因,使用頻率不高。
高要求之下,參會企業和機構依然展現出積極的態度。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波“盯”上了應用場景“數字人咨詢應用”。“我們已經有相應的產品問世,接下來將積極和有關單位對接。”周波介紹,公司本月底將發布新一代數字人產品,“在此前基礎上增加情感交互能力,可及時調整回答方式。”
清單中的“興隆湖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應用場景,引起了四川天府新區廈大創新研究院院長助理周軍的關注,“我們在海洋監測技術上擁有優勢。”周軍表示,將把收集到的技術需求及時傳回廈門大學有關科研團隊,以便進行技術研究。
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重要支點
場景創新已成為不少城市推動新技術應用推廣、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
在周波看來,政府搭建應用場景,對於提升企業技術能力、幫助企業擴展市場具有積極意義,“企業期待自己的創新產品能通過更多、更大平台的展示應用,被市場看見和接受。”
成都正以積極行動回應企業期待。近日,為進一步做好場景創新工作,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統籌推動建立市區兩級場景創新工作機制,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加挂“成都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牌子,同時設立“場景創新部”,組建專業力量進行實體化辦公,並分行業分領域分區域組建場景工作小組,形成涵蓋全市重點產業鏈、市級行業部門、市屬國有企業、區(市、縣)的場景創新工作力量,著力把場景創新工作打造為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支點。
發布活動結束后,一個好消息在會場傳遞:近期還將有成都市國資委等部門分行業、分區域發布全市首批場景需求。“我們會持續關注這些應用場景發布活動,找到更多結合點。”周軍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