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個公交站為啥建馬路中?治堵安全兩不誤

“以前從地鐵站出來坐車,路口擠滿坐車的人,還有三輪車攬客,又有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電動自行車。”市民李先生所描述的場景,就是不久前地鐵民樂站D口外的情景。
為了改善該路口的交通秩序,也為了讓換乘公交的市民更加快捷、安全,成都公交集團聯合交警六分局在該路口的公交站,創新設計了“路中式”巴士換乘站。市民刷卡進入專用公交候車區后,公交車進站即可上車,減少了等候時間,同時圍欄圍起來的區域,也降低了市民上下車對非機動車的影響。
據成都公交集團天府公交客運市場部經理呂艷介紹,地鐵民樂路D口的“路中式”巴士換乘站自微更新改造以來,不僅方便了市民乘客乘車,也有效改善了周邊交通環境。
地鐵民樂站位於劍南大道與天府四街交會口,天府大道的車輛都會在該路口右轉駛入天府四街,由於劍南大道主路在該路口設置了下穿隧道,所以劍南大道的右轉車道僅2條車道,一旦該路口交通不暢,就會發生擁堵,甚至影響主道通行。
為了改善這一區域交通,交管部門對現有道路空間功能進行重新劃分,將非機動車與公交車進站、乘客等候區域間隔開來,利用原先的公交車道創新打造“路中式”巴士換乘站。記者在現場看到,“路中式”巴士換乘站內側為非機動車道,外側為機動車道,佔用道路為原先的機動車道。但從現場情況看,並未對交通造成影響。因為該路段路口為6條車道,經過公交站后縮減至4條車道,因此即使在路口處設置巴士換乘站佔用1條車道后,公交進站再佔用1條車道的情況下,仍保証了正常的4條車道通行,並不影響天府四街道路的正常通行。“很安全,也很方便。”市民謝先生說。
成都公交集團依托BOCC大數據,分析該站途經線路客流情況,按照“一站一策”原則,聯動軌道集團在地鐵站點內外增設公交導視圖和語音提示,減少乘客路面滯留時間,緩解客流積聚,暢通公交通道。同時,匹配地鐵到站時間,優化該站點6條線路發車頻率。“另外,我們還在早晚高峰設置了‘車下站上’刷卡機點位,市民刷卡即可進入圍欄區域候車。”呂艷表示,自地鐵民樂路D口“路中式”巴士換乘站微更新改造以來,現場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公交高峰時段上客時間由原來的平均55秒下降至40秒,線路日均客流量由9100人次增長至9800余人次。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