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事業勾勒發展新圖景

![]() |
在北京市宣武師范學校附屬第一小學,學生在體育課上跑步熱身。 |
釋放體育消費潛力、積極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加強青少年科學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新一年的體育事業發展提出諸多新要求。
如何以冰雪運動為支點撬動萬億市場?如何以賽事流量激活消費增量?如何讓體育精神浸潤社會肌理?隨著體育社會功能的拓展,體育強國的多維圖景正漸次展開。
體育流量變為經濟增量
今年2月,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爾濱熱”的背后,是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的蓬勃發展。隨著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的融合發展,冰雪經濟逐步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2025年中國冰雪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萬億元。
短道速滑冬奧會冠軍任子威說,中國冰雪運動已跨越地域界限,特別是南方地區的“冰雪熱”迅速升溫,很多地區建設了室內場館,冰雪運動愛好者在家門口就可以感受冰雪的魅力。他表示,各地應借助冰雪賽事的影響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豐富冰雪產品供給,推動冰雪產業與文化、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產業鏈,推動冰雪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丁亞琳認為,從杭州亞運會到哈爾濱亞冬會,大型賽事活動不僅滿足了群眾的體育觀賽需求,還帶火了辦賽城市。從“跟著賽事去旅行”到賽事活動“三進”(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運動愛好者有了更多選擇。她認為應大力發展賽事經濟、點燃消費新熱潮,延展體育產業鏈條。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中國的馬拉鬆經濟和跑步消費等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經濟現象。下一步,應通過高質量比賽拉動賽事相關經濟發展,將不斷增長的體育流量變為日益升級的經濟增量,鼓勵各省份培育、開發原創體育賽事IP,建立健全體育賽事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支撐體育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視體育多元價值
“主場賽事”留下友誼佳話、帶動文明交流,賽場上的紅色身影詮釋精神、展現風貌……如今,體育的社會功能正在拓展,體育的多元價值閃耀在諸多領域。
中國籃球名宿姚明說,體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是打破隔閡、增進理解的紐帶,從北京冬奧會到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中國通過體育向世界展示了開放包容的大國形象。他建議設立國際青少年體育交流基金,支持更多民間體育組織參與全球合作,讓中國青少年成為跨文化對話的使者。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指出,體育強國的“強”一方面是競技的強,要在賽場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國爭光﹔另一方面,體育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能力也要不斷加強,要從更多維度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
巴黎奧運會后,中國奧運健兒先后前往港澳地區、新疆、山東等地,通過互動交流、報告宣講等方式,發揮中華體育精神凝聚人心、振奮國人的力量。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表示,應當發揮優秀運動員的正向引領作用,用體育錘煉青少年的意志、韌性、抗壓能力和愛國主義情懷等優良品質。
讓年輕一代強健身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青少年科學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預,讓年輕一代在運動中強意志、健身心。近年來,各地推出課間休息15分鐘、保証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等舉措,用運動求解“小胖墩”“小眼鏡”等日益增長的問題。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楊揚說,科學研究表明,定期參與體育活動的中小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顯著優於不參與或少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她建議切實落實學生在校體育活動時間相關要求,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同時,應加強體育師資培訓,更好地發揮體育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對於體育課師資問題,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督導室主任陳宏斌認為,可以通過引入專業運動員、有資質的社會人員、高校相關人員和資源,以此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加強體育教學力量、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增強學生體育興趣。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厲彥虎說,參與體育運動、樹立榜樣力量,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力抓手。他希望有更多世界冠軍走進校園,給青少年教授權威專業的運動技能,強化體育運動干預健康的理念。
“體育能教會孩子如何在運動中與身體對話,從中獲得持續一生的能量。”奧運會游泳冠軍張雨霏說,希望體育課像一扇打開的窗,讓孩子看到運動的無限可能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