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國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兩高”工作報告
堅定服務中心大局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田向利發言

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小組會議,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審議各項決議和報告草案。四川省全國政協委員參加討論。大家認為,“兩高”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人民立場穩、法治屬性強,內容全面、“數”“案”結合、法理交融,充分展現了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對報告表示贊同。四川省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發言。
田向利委員表示,“兩高”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法治思想,客觀總結一年來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新成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充分彰顯了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心決心。從報告中深刻感受到,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堅定服務中心大局,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堅持為人民司法,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建議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積極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科技之力賦能司法工作﹔更加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堅持預防為主、提前干預,寬嚴相濟、懲教結合,加強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
張剡委員表示,“兩高”工作報告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體現法治溫度、展現為民情懷的好報告。建議充分考慮特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人口規模,試點探索設立破產案件法院等專門法院,分擔中院二審壓力,提高二審質量。
鄭鈜委員表示,兩個報告凸顯了法治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公平正義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建議進一步完善從法治末端“已病”到前端“未病”的工作機制,在法治的前端立法上做好防范化解風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增強法治服務保障國家創新體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快與人工智能等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促進全社會學法用法的效能。
寇綱委員表示,新興產業發展與現有法律規范之間亟待進一步協調與完善,建議成立“AIGC版權治理聯席會議”,統籌制定版權認定標准與行業規范,明確AIGC版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機制,並考慮在著作權法中設立“人工智能創作權”分類。在“支持人工智能依法應用”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人工智能接入司法審判的研究力度,建立高校與司法機關、科技企業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與創新發展。
李正國委員表示,過去一年,最高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促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建議規范刑事案件中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時充分聽取辯護律師或值班律師的意見﹔調整破產案件相關工作制度,給予管理人及相關利害關系人識別、挖掘破產企業和破產財產價值的時間與空間。
張建明委員表示,最高法推廣“雲上庭審”“在線調解”等便民舉措,有效降低了企業訴訟成本﹔最高檢開展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這些務實措施增強了企業應對風險、轉型升級的信心。建議最高法、最高檢通過定向培養、跨區域調配等方式充實基層力量,並借助“AI+司法”技術輔助辦案,提升基層司法效率﹔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提升經營者合規意識。
劉以勤委員表示,以公正司法保障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合法權益,是“兩高”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過去一年,中國僑聯與最高法、最高檢聯動協同,在推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加強涉僑檢察工作、依法維護僑益等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進展,成效顯著,贏得了海外僑胞和僑界的廣泛肯定和贊譽。
達扎·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委員表示,過去一年,“兩高”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服務國家發展、保障人民權益上成果斐然。建議將法治宣傳與民族地區文化活動、傳統節日相結合,提升普法效果,根據民族地區特點和實際需求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在民族地區基層法院、檢察院配備熟悉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司法人員,健全民族地區法律援助網絡。(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陳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