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手被絞傷危在旦夕,成都醫生“移花接木”十小時成功保肢

3月4日,在四川省骨科醫院病房裡,患者家屬為醫護人員送上錦旗,獻上哈達,不停地訴說著感謝。此前,患者右手嚴重受傷,情況危急。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醫生告知家屬,患者右手已成功保住,假以時日,就可以恢復大部分基礎功能,實現生活自理。
▲3月4日,阿婆及家人給醫生送來錦旗
2月22日中午,四川金川縣的藏族阿婆像往常一樣操持農活,在使用碎草機碎草時,不慎絞傷手部,傷勢嚴重,碎草機內到處都是鮮血及肌肉組織,家人慌忙撥打120將其送往當地醫院,因肢體損傷嚴重並失血過多,阿婆出現失血性休克,生命體征不穩,在簡單處理傷口后,救護車將阿婆送往成都。
當天下午送達四川省骨科醫院,醫院開啟“綠色通道”,急診科、麻醉科、手腕科等科室立即制定手術方案。
經過輸血等治療,當晚阿婆的生命體征基本穩定。隨后,手腕科醫生開始爭分奪秒地進行保肢手術。紅星新聞記者看到,當時患者右手、腕、前臂部被嚴重碾挫毀損,攪爛的手部被機油等嚴重污染。醫生說,當時患者創口滲血,創面不整,皮膚、肌肉、神經、血管、肌腱、骨質、關節等大量缺損。手腕科程亞博副主任醫師回憶,他工作十余年,“如此嚴重的,還是第一次見。”
程亞博說,按照醫學常識,這種完全毀損的傷是無法保肢的,應是盡快截肢,但截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殘忍的,醫生還是想放手一搏。
在得到家屬認可后,團隊迅速制定手術方案。首先要徹底清除壞死污染的皮膚,固定恢復骨性支撐結構,還要在顯微鏡下一根根修復神經、血管,讓肌腱恢復血運、感覺、動力,最后還要用軟組織覆蓋創面。
醫生說,手術難點是長段神經、血管、軟組織缺損如何修復?醫生想到了用顯微外科的游離皮瓣移植手術,即用大腿部的皮膚移植到手部,再造“新皮膚”。
程亞博醫生介紹,這是手外科領域難度最高的手術,因為移植的皮瓣是活的皮膚組織器官,其手術難度等同於器官移植,且患者受傷已有多時,留給醫生的准備時間不多,更是增加了手術難度。
▲手術中
醫生先用“移花接木”將患者的大腿皮膚小心翼翼地移植到手部,由於兩處血管存在差異,醫生需要非常仔細地讓皮膚“吻合”。最終,經過一夜十多小時的努力,手術終於完成,看到患者移植后的皮瓣顏色紅潤、血液循環良好,手指由蒼白轉為紅潤、飽滿,每個人懸著的心都放了下來。此時天已蒙蒙亮,離意外發生不到24小時。
據該院手腕科主任楊順介紹,嚴重的肢體損傷,對患者身體、心理都會造成極大傷害,醫生必須通盤考慮“成活、功能、住院費用、時間、康復、社會心理”等問題,最終通過醫患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較好的預后結果。(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圖片由醫院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