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攜手 助農民工精准就業

2月27日,阿壩州汶川縣縣城鍋庄廣場,汶川縣2025年“春風行動”暨浙江對口支援·省內對口幫扶就業專場招聘會舉行,為近300個求職者提供了277個工種、2400多個崗位。
正是節后勞動人員換崗流動高峰期,通過浙川結對幫扶,一張張跨越山海的勞動合同,幫助萬千家庭精准就業、穩定增收。
勞務輸出更精准
2月24日,2025年首批“浙川東西部協作勞務幫扶”就業人員抵達浙江台州企業並開啟崗前培訓。
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啟后,浙江省溫嶺市駐閬中工作隊謀劃東西部協作浙川人力資源大市場項目,打造“浙川人力匯”數字化平台。“我們主動對接浙川兩省人力資源部門,動態獲取兩地企業崗位和務工需求數據,做到務工人員精准畫像、用工需求精准匹配、供需雙方精准對接。”溫嶺市駐閬中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底,平台上線企業685家,推出崗位3600多個,實現就業142人。
不僅是市州,省級層面也開發了“蜀我·會找活”數智平台,推動浙川兩地崗位信息、務工數據信息共享,動態監測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情況,聯合開展專業化職業技能培訓和轉移輸出。2024年,四川共有40.8萬農村勞動力在浙江省穩定就業。
勞務品牌更響亮
“浙川結對幫扶工作開啟后,兩地攜手打造‘川字號’勞務品牌,穩步提升就業水平。”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藍鷹工程”就是浙川協作的一項標志性成果,也是一個響亮的“川字號”勞務品牌。2022年,針對東部地區民營經濟發達但藍領技工缺乏、西部地區人力資源豐富但就業質量不高的實際,浙川兩省創新實施“藍鷹工程”。
“藍鷹工程”實施以來,通過校校聯盟、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共育等方式,兩地聯合培養“藍領雄鷹”,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助力農村勞動力高質量穩定就業。截至目前,浙川兩地共有53所學校、125家龍頭企業(協會)參與聯合培養學生4900余名,其中在浙江頂崗實習462名,直接就業25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