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全力推動民營經濟“乘風破浪”

近日,在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一個創業團隊正為入駐雅安科技創新綜合體做准備。該綜合體是雨城區為支持民營經濟和創業團隊發展打造的。 雅安觀察 黃剛 攝
3月3日,位於雅安市名山區的四川成雅工業園區內,貨車往來不斷,工廠裡機器轟鳴,不少民營企業投資項目正在加緊推進﹔在園區入口處,川藏(雅安)工業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的7層大樓正在加緊建設,未來,這裡將為園區創業者提供有關企業成長的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民營經濟在雅安“乘風破浪”。在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雅安分會場上,雅安現場推進項目227個,其中民間投資項目89個,數量明顯多於去年同期。
如何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雅安在思考、在行動。
構建政策體系 護航“先鋒軍”持續向好
在四川眾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一個個剛出爐的齒輪被整齊地擺到貨架靜置冷卻,每個貨架上都標有生產時間、產品參數等可追溯信息。公司董事長馮文茂說:“今年公司特別開辟了新能源汽車品牌生產專線,以更高的行業標准滿足更多高端客戶的定制需求。”
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敏銳的市場嗅覺。“民營企業對消費新動向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在面對經濟轉型挑戰時,更善於用靈活的架構謀求創新,對產業鏈條的完善、科技含量的提升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雅安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重大項目編研中心)主任毛睿認為,民營企業就像是經濟發展中的“先鋒軍”,是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活躍力量。
近年來,雅安一直將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陸續印發了《雅安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激勵措施》《雅安市激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支持政策》《重點制造業企業用電補貼激勵政策》《雅安市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從資金獎補、壯大規模、質量提升、創建品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助力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的發展。
2024年,雅安市共有5家民營企業入圍四川民營企業100強榜單,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在今年一季度的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中,雅安民間投資項目數量明顯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雅安民營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保障政策落實 “疏渠道”“破壁壘”兩手抓
持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重在系列政策落實。當地黨委政府在和民營企業代表交流中發現,部分企業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往往需要多部門合力解決,因此要確保助企政策落實,疏通渠道和破除壁壘都很重要。
為此,雅安計劃建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專項工作機制,構建跨部門合作模式,從源頭上疏通企業解決難題的主要負責渠道﹔同時,加快建立消除“信息差”的平台,破除政企交流的信息壁壘。
以稅務創新為例,雅安市稅務部門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出7類24條創新服務舉措,涵蓋用“政策找人”,聚焦“名優特新”四類主體,通過線下輔導、線上推送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稅費優惠政策直達企業。2024年開展政策精准推送160批次涉及38.86萬戶次。
雅安小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打破壁壘”后的受益者。公司財務胡榮統計梳理發現,去年企業全年享受各項稅收優惠808萬元,極大緩解了公司生產經營中的資金壓力。受益於此,企業去年研發投入達700多萬元,目前已擁有50多項國家專利。
此外,雅安還利用“企業之家”梳理企業需求,參照“揭榜挂帥”的模式,推動民營企業供需對接解決發展難題。毛睿舉例說,茶產業是雅安的特色產業,當地民營企業對科研設備和人才等要素需求迫切﹔雅安經開區大數據產業發達,希望找到更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我們下一步就要在雅安的高校和更廣闊的縣域中,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雅安科技創新綜合體將在3月底投入使用,該綜合體將為民營經濟和創業團隊提供會議、宿舍、人才、手續等全鏈條支持。
優化營商環境 關注企業所需推出特色舉措
此前,吾一碳纖維產業園項目落戶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雅安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的選擇。”四川吾一碳纖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辛豪介紹,當地不僅及時保障項目建設要素,還將企業納入雨城區碳纖維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內,“這有利於公司構建上下游體系,實現集群發展。”
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雅安除了落實好國家和省級相關措施外,還推出不少原創性舉措,比如推動四川省首筆“低碳貸”在雅安落地﹔引導雅安市商業銀行推出“綠易貸”,支持主動謀求產業綠色升級的企業等。
位於天全縣的四川雅安安山鋼鐵有限公司,已連續5年上榜四川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這是一家主要從事金屬制品、鑄鋼件產品生產,以及廢舊金屬回收、加工的民營企業,近年來,該公司通過產能置換、淘汰落后產能、提升裝備水平,實現低能耗、環保超低排放、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成功轉型為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企業。
為了彌補轉型關鍵期流動資金缺口,公司根據政策要求向銀行提交“綠易貸”申請,僅一周后就獲得了1000萬元貸款支持。轉型改造完成后,企業節約標煤約976.3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157.62噸。
“公司已經完成了超級排放項目的第一階段改造,未來也會持續推進設備更新換代,打造一個更加環保、高效的生產體系。”四川雅安安山鋼鐵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建設智能化輸轉系統,通過智能化升級,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讓生產過程更加環保高效。(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雅安觀察 廖詩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