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產業蓬勃發展 拓寬致富路

眼下,正是玄參、桔梗等中藥材栽植的關鍵期。在巴中市平昌縣青雲鎮青林社區中藥材種植基地,鎮農業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何景太正在向農戶講解玄參栽植的技術要領和注意事項。
近年來,平昌縣青雲鎮依托良好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採取“村企組團、農戶參與,聯合經營”的模式,大力發展玄參、金銀花等中藥材種植,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玄參是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抗菌消炎等多種功效,具有極高的藥用及經濟價值。今年,青雲鎮依托本地土壤肥沃疏鬆、光照充足等條件,利用荒山、荒坡發展種植玄參、桔梗等中藥材,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青雲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何景太說:“玄參這個中藥材品種,非常適合我們這個地方種植,它的技術要求並不高,隻要按照技術流程來種,畝產3至4噸左右,畝產值6000元以上,效益非常不錯。”
據了解,玄參、桔梗等中藥材屬於“低投入、高產出”的特色農作物,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移栽、管護、收獲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帶動了周邊大量村民就業增收。同時,青雲鎮在各村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與中藥材企業達成訂單合作,聯合經營,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助農增收。
“我們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帶動村民種植,提供種苗、技術,並且玄參收獲后由我們上門保底收購,打消了老百姓的種植顧慮。”四川恆森萬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中奎表示,截至目前,青雲鎮已在全鎮8個村居栽植金銀花、玄參、連翹、黃精等中藥材1000余畝。通過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擴大中藥材優勢品種種植規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輻射帶動近300戶村民實現產業增收,為醫藥康養(現代中藥)融圈建鏈注入強大動力。
青雲鎮在種下收獲的希望的時候,白衣鎮雲梯社區數百畝羊肚菌喜獲豐收。金黃的菌田裡,一朵朵羊肚菌爭相破土而出,長勢喜人,奏響春日“豐收曲”。
平昌縣白衣鎮雲梯社區居民何瓊說:“我把家裡閑置的幾畝土地流轉給種植老板,每天還可以上班,一個月領到2000多(元),還可以照顧小孩和老人,順帶學一些(羊肚菌)栽培技術,來年我准備種些試試。”
羊肚菌被譽為“春來第一鮮”“菌中之王”,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備受市場青睞。近年來,白衣鎮雲梯社區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通過“社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了羊肚菌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帶動周邊70多戶100多人就近務工,戶均增收7000元左右﹔有利帶動了當地居民實現家門口務工就業,增收致富。
據了解,在羊肚菌種植過程中,白衣鎮還引進了鑫金瑞農業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不僅提供了優質的菌種和技術支持,還負責統一收購和銷售,有效降低了農戶的種植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隨著“白衣羊肚菌”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証,鮮菌行情逐年向好,每斤售價達100元,基地訂單供不應求。“我們已經採收了8噸鮮羊肚菌,產值80多萬元。今年羊肚菌干菌每公斤價格在350至800元之間,比去年上漲了10%左右,銷售行情是很好的。”白衣鎮鑫金瑞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東表示。
目前,白衣鎮共種植羊肚菌725畝,覆蓋周邊5個村社區,總產值4000多萬元,帶動就業200余人。接下來,白衣鎮將繼續推進全鎮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利用村集體土地與企業合作,優化利益鏈接機制,聯農帶農助農,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增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