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協委員舒澤亮:做強電氣裝備中高端產業 助力成都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當前,國家賦予成都市“三中心一基地”的核心城市功能,其中,電氣裝備產業是“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要支柱。
目前,成都市已初步構建起水電、風電和光伏等全面協同發展的產業架構。隨著電氣裝備全面更新換代,優勢頭部企業逐步轉型,高端化和智能化趨勢明顯。
在成都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舒澤亮看來,目前,成都市電氣裝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但仍存在重大行業新方向的創新能力不強、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和區域合作能級不足、上下游配套還未形成規模等問題。
他建議,成都要面向新興產業需求,提升產業聚集效應和創新能力。比如促進企業與電芯和光伏面板等優勢上游企業的對接,緊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催生的規模需求,培育建設發電裝備類的國家級和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要做強特色產業園區,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要精准對接需求,促進重大裝備和現代化服務業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比如,以水利發電等重大裝備為基礎,協同發展航空航天、工程裝備等先進制造通過“揭榜挂帥”等支持方式,引導企業從低空經濟、軌交等方向實現產品創新。同時加快中試平台建設,加速“產、研”循環迭代。
舒澤亮還建議,全市要圍繞重大行業需求,持續提升鏈主企業能級。具體做法包括引導規模以上企業做強做大﹔常態化發布政企採購和項目清單,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和公用項目建設等。還可打造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支持輸配電裝備更新,鼓勵軌交類企業更多參與高鐵系統集成和維護維修,前瞻布局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特殊賽道等。
他還表示,成都應當努力完善全產業鏈在蓉布局,重視重要配套產業發展,引導產業全鏈條補鏈強鏈。推動軍品電源、通訊電源等市場培育,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和產業擴展。另外,還可以考慮做好成渝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比如,將新能源汽車和氫能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布局,促進成渝雙城差異化協同發展。攜手德陽、綿陽和宜賓等城市,在重裝、鋰電等重大行業,實現電氣裝備制造的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