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代表委員為消費升級“把脈支招”

萬億消費城市之后 成都如何再進一步?

2025年02月28日10:48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萬億消費城市之后 成都如何再進一步?

  2023年,成都躋身“萬億消費城市”,標志著城市消費能力的顯著提升。2024年,成都持續致力於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春熙路商圈等8個商圈進入2024年全國商圈商業力TOP100,數量居全國第二。

  消費,是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報告提出,2025年成都將大力提振有潛能的消費,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在成都市兩會現場,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建言獻策,為這座千年商都的消費升級“把脈支招”。

  1 關鍵詞:時尚消費

  促進成都國際時尚周

  與米蘭時裝周等建立“聯辦”機制

  “消費只是結果,要吸引人來成都消費,核心在於培育成都的品牌內生力。”成都市政協委員、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主席唐嵐建議,通過打造“全球人文時尚之都”,推動成都時尚與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對國際時尚集團、創意人才的強吸引力。“國際品牌來成都首發、首秀,本土品牌在成都孵化成長,形成一條人文時尚產業鏈,以此來激發城市活力和消費動力,打造全球時尚消費地標。”

  對此,唐嵐建議,升級“成都國際時尚周”為全球時尚IP合作和發布平台。與米蘭時裝周、巴黎時裝周、中國國際時尚周等建立“雙城聯辦”機制,匯聚全球設計、科技與供應鏈資源,推動品牌首秀首發、IP聯名孵化及創新成果轉化。同時,依托本土國際時尚行業組織和品牌資源,主動出擊招引LVMH、開雲等集團設立西南創新中心,推動國際國內時尚影響力品牌與本土時尚創新中心和供應鏈集約化深度合作。

  唐嵐特別提到原創IP品牌的孵化。如何將本土文化IP轉化為全球時尚符號?唐嵐以“哪吒”為例,強調需打破其局限於動漫手辦的現狀,通過跨界融合拓展至服裝、高定、潮玩、運動裝備等領域。

  唐嵐說,成都可依托此類IP搭建開放平台,吸引全球設計師參與共創,同時打通銷售與傳播渠道,助力品牌快速孵化並觸達市場,形成“文化認同—創意轉化—消費落地”的閉環。

  2 關鍵詞:體育消費

  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等特色品牌

  近年來,成都通過舉辦一系列高規格體育賽事,如成都大運會、湯尤杯和成都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顯著提升了作為“世界賽事名城”的聲譽。一場賽事落下帷幕,給一座城市留下的不只是熱鬧的氛圍與觀眾的歡呼。這些賽事不僅吸引了大量觀眾,還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如何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發展,是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康源集團合伙人王力宏今年兩會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王力宏看來,成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發展體育運動提供了良好條件。

  “以賽事帶產業,根據不同區域的地域優勢差異化發展體育產業。”王力宏說,“例如,新津有廣闊的水域面積,可以在重大體育產業項目布局落地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大力發展水上運動、戶外休閑等產業,招引體育用品制造銷售、體育消費場景、體育信息服務等產業。”

  同時,他建議成都積極探索“體育+”融合發展模式,將體育與文化、旅游、美食等元素有機結合,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等特色品牌,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來觀賽旅游,體驗巴蜀文化,品嘗特色美食,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3 關鍵詞:小店經濟

  實施“一區一特色”

  街區商圈打造行動

  截至2024年9月底,成都市具有“四新”特征的新式小店有10萬余家,其中具有鮮明時尚特色的咖啡店8500余家、茶飲店6000余家、文創手作店3000余家,獨立書店近800家。

  在成都市政協常委、致公黨黨員、新民智庫理事長馬樹海看來,新式小店不僅是城市消費的新入口,更是街區營造的新載體,為成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活力注入了新鮮血液。

  “新式小店的成功離不開街區的滋養,而街區的繁榮也依賴於小店的活力。”為進一步推動新式小店與街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馬樹海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首先是出台梯度支持政策體系。馬樹海建議,由商務部門牽頭研究提出新式小店的標准和定義,並建立細分量化指標,作為政策評估、對接、落地的依據。“實施個性化支持措施,實施‘一區一特色’街區商圈打造行動,策劃開展‘新式小店十百千萬’系列主題促銷活動和品牌推廣活動,聚焦街區主題特質,將街巷文化基因、小店創新基因外化為可打卡、可參與的公共藝術場景、脈絡標識和互動裝置,策劃深度融入街區氣質的特色IP體驗活動,提升街區活力。”

  同時,實施新式小店成長計劃。緊扣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按重點產業鏈梳理遴選一批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重點新式小店,探索建立小店梯度培育庫。(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