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委一號文件︱深化農村改革 四川增強鄉村振興動力活力

人民網成都2月28日電(朱虹、王凡)“省委一號文件把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到各個方面。”今日,在2025年省委一號文件新聞發布會上,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鐘志榮就聚焦增強鄉村振興動力活力作了4個方面的介紹。
一是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現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現代經營方式。今年,四川將以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為引領,穩妥有序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關於土地流轉,文件特別強調不得通過下指標、定任務等方式進行推動,必須堅持依法自願有償。
二是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四川省農村資源資產數量龐大,但盤活利用還不充分。今年將全面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和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推進以縣域為單位開展農村閑置資產清理,依法依規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發展鄉村產業的路徑模式。同時,文件也作出了兩個方面的禁止性規定,一是不對集體收入提硬性目標,嚴控集體經營風險和債務﹔二是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干部到農村佔地建房,這些方面都會嚴格執行。
三是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文件從改革試點和面上推進兩個方面,就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部署安排。改革試點就是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1+20”試點,要求完善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城鄉公共資源高效配置等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上取得標志性成果。面上推進就是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同時,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方面享受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四是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資金方面,今年將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申報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同時通過推廣涉農產業“金融鏈長”制、探索拓寬農村產權抵質押范圍、優化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等方式,增加鄉村振興金融投入。人才方面,今年將繼續培育“一村六員一主播”農業實用人才、推進人才入鄉新農人試點、建立城市專業技術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鼓勵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