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民月令》:

在漢代務農是什麼體驗(古籍今讀)

熊 建
2025年02月28日10: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西漢名臣晁錯在《論貴粟疏》一文中提到農民勤苦時有這麼一句話:“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亡日休息。”這裡的“亡”通“無”,就是說農民一年到頭辛苦不得閑。

  那麼具體都怎麼辛苦呢?感謝東漢的崔寔,他寫了一本《四民月令》,按照月份順序,記述了一年中每個月的農事安排。此外,書裡還涉及天氣物候、祭祀、教育、宗親關系、制藥、制醬、紡織、商業買賣等各種與農村生活、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事務。

  跟很多古書的命運一樣,《四民月令》原書早就散佚了,現存的是任兆麟、王謨、嚴可均、唐鴻學的4種輯佚本,其中,嚴可均、唐鴻學的輯本比較好,最通行。

  中國的農業,在戰國時期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發展為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地主這個階級就此產生,並不斷壯大。同時,農業生產技術也在提升,鐵器、牛耕的使用大為普遍。到了漢代,這些制度、技術都已基本定型,趨於穩定,《四民月令》的主人公也就此登場,我們姑且稱他為大家長。

  干農活

  當時的農業生產,一般是由地主,也就是大家長帶著子孫、女眷、奴隸一起進行的,十分繁忙。大家長的指令頻頻,月月都有。

  正月,地氣上騰,要播種各種農作物——瓜、瓠、葵、蓼、大蔥、小蔥、苜蓿、春麥等,還要種植竹、漆、桐、梓、鬆、柏等樹木。同時,命女工趕緊織布,令廚子釀造春酒。

  二月,種下大豆、胡麻、苴麻、稹禾等作物。趁著蠶事未起,命裁縫浣洗冬衣,並把綿衣中的綿拆出,改成夾衣。

  三月,清明、谷雨之間,全力料理養蠶事務,督促“蠶妾”勤快一些,別干別的以亂本業,有不聽話的,肯定要責罰﹔同時,可栽種黍稻。

  四月,降雨增多,可種黍禾、胡麻、大豆、小豆。

  五月,可繼續種胡麻、黍、牡麻、藍等作物。

  六月,種小蒜、冬葵、藜青。同時,命女工織造縑帛。

  七月,可種蕪菁、大蔥、小蔥、苜蓿、小蒜、芥等作物。

  八月,播種大麥、小麥、干葵、苜蓿等﹔織的絲布要染色,多余的拿出去賣,再做一些鞋。

  十月,織造一些麻布,廚子又要釀冬酒了。

  十二月,休農息役,可算能喘口氣了,這時要把農具收攏起來,耕牛也休養一番,准備來年農事。

  抓教育

  雖然農事很忙,但信奉耕讀傳家的大家長,絲毫不放鬆孩子的教育問題。

  正月,農事未起,命成童,也就是虛歲15歲到20歲的孩子入大學,學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命虛歲9歲到14歲的幼童入小學,學《急就章》《九九表》等。

  八月,暑熱剛退,命幼童入小學,跟正月一樣。

  十月,農事完了,命成童入大學,跟正月一樣。

  十一月,硯台結冰了,命幼童入小學,讀《孝經》《論語》等書。

  從此可以看出來,地主家孩子上學,分小學、大學兩級,一般都在農閑時讀書,從9歲到20歲,能上11年學。不過,這都是地主家孩子的待遇,農民、奴隸的孩子是沒有機會受教育的。

  做買賣

  在古代,富農、地主並未一味務農,也會經商,把剩余農產品拿去交易,並低價收購一些農貨。這一點,《四民月令》並未忽略。

  二月,可賣粟、黍、大豆、小豆、麻、麥子﹔三月,可賣粟和布﹔四月,可賣大麥和大麥敝絮﹔五月,可賣大豆、小豆、胡麻,買進敝絮和布絮﹔六月,可賣大豆、小麥,買布料﹔七月,可賣大豆、小豆、雜麥,買布料﹔八月,賣麥種和粟﹔十月,賣縑帛、敝絮以及粟、豆、麻﹔十一月,賣粳稻、粟、豆、麻。

  好家伙,一年中有9個月都在做買賣,交易的都是衣食必需品,而且是賤買貴賣——夏天收布料和縑帛,冬天賣出﹔春天賣出糧食,四月麥子一熟就立馬買進,能不賺錢?

  保健康

  既然賺了錢,這位大家長也要享受享受生活,主要體現在吃上。《四民月令》說了:正月,做肉醬、清醬﹔二月,將榆錢晒干,磨成粉,加作料發酵便成醬﹔四月,做鲖魚醬﹔五月,可做醋和魚醬﹔十月,煮甜羹。

  食物不光講究,還有忌諱,比如夏至前后各15天,吃得要清淡,別多吃肥膩﹔快到立秋時,別吃煮餅和水飲餅,難消化,容易積食。

  這時,作為大家長,就要注意家族的健康問題,得懂醫學,預備好藥,以防不時之需。

  正月,調制膏藥、小草續命丸以及其他一些藥物﹔三月,可採艾和柳絮,民諺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柳絮則是用來治療瘡痛的﹔四月,這會兒快熱起來了,“利用漆油”煎藥防燥﹔五月,調制止痢黃連丸、霍亂丸,用蟾蜍調制治療惡疽的瘡藥,用螻蛄調制治療婦產疾病﹔七月,調制藍丸、蜀漆丸﹔十二月,割下白雞頭調制法藥。

  佑家園

  這麼大一份家業,安全保衛工作也得由大家長來抓,主要是練習武藝,修筑門牆:二月,練習射箭﹔三月,把圍牆、門戶修繕好,安排人警戒,防范“春飢草竊之寇”﹔五月,給弓箭、弩弓做做保養﹔八月,再准備一些箭﹔九月,加緊練習戰斗技能,維修防備設施,防范“寒凍窮厄之寇”﹔十月,筑牢圍牆。

  此外,帶領全家祭祀祖先,更是大家長責無旁貸的事務。二月、五月、六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都有重要儀式,而最重要的,莫過於正月初一的祭祀了。

  這一天,大家長帶領全家老少齊聚一堂,干干淨淨地祭祀先祖。先是進獻美酒,接著按照尊卑長幼,在祖先面前排隊祭拜。然后,輪流向大家長敬酒,說些祝福的話。這場面洋溢著美滿快樂的氣氛。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