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雅安5代民警接力尋親 32年離散家庭終團圓

人民網 記者李平 實習生吳美玲
2025年02月26日11:3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2月21日下午,鐘某某夫婦來到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將一面寫有“傾力尋親為民解憂,骨肉相聚湖海恩情”的錦旗送到刑警大隊民警手中。這面錦旗背后,記錄著一起跨越32年的拐賣案件偵破歷程。

事情,還要從1992年說起……

一家人在公安局團聚。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離散了32年的一家人終於團聚。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5歲幼童在找媽媽路上被拐賣

“警官,我兒子不見了!到處都找不到他,他才5歲,怎麼辦啊!”1992年5月2日,鐘某某夫妻倆的叫喊聲響徹了整個派出所。接案后,雨城公安刑警大隊迅速開展調查。

原來,當日早上,鐘某某夫妻倆出門務工,將年僅5歲的幼童鐘某獨自鎖在家裡。巧合下,鐘某打開了鎖住的大門,於是去菜市場找媽媽玩。路上,鐘某碰見了在當地皮革廠上班的門衛高某,高某見鐘某幼小可愛且沒有大人陪同,便起了歹心,用糖果將其拐走。隨后,高某將鐘某轉交給杜某,杜某又將其帶往福建省福州市,交給楊某。同年,利用該種拐賣模式,高某、杜某、楊某在雅安市雨城區范圍內共誘騙6人,為5名兒童、1名婦女。

案發后,雨城公安迅速成立專案組並開展了大量的偵查、走訪、摸排等工作,於1994年將高某、杜某、楊某3人抓獲。雨城法院也依法對3人進行了判決。

根據高某等3人的交代,專案組通過大量調查核實到了除鐘某外的5名被拐人員的詳細地址,立即前往山東、福建等地,進行了成功解救。鐘某案因涉及人員多,且當時監控資源匱乏,線索中斷,無法確定其所在。但是,專案組民警的搜索行動從未停止。

民警走訪排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資料圖:民警走訪排查中。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4次調查因線索不足以失敗告終

2008年,雨城公安專案組開展第二次調查工作,辦案民警前往福建大量走訪情況相仿人員。同時,借助當地報社發布了一篇題為《男孩被拐苦覓16年未果 家人稱隻要孩子活著就好》的新聞,電視台等也積極發布消息搜集線索。但因線索稀少,調查再次陷入窘境。

2011年,專案組找到關鍵線索,三度出擊開展調查,在福州市福清市抓獲彭某、楊某夫妻倆,並從彭某口中得知,還有一個關鍵中介人郭某。民警千方百計找到郭某家時,卻得知郭某已於1994年離世。線索再次中斷,案件三度陷入僵局。

2021年,專案組第四次前往福州開展搜尋工作,專案民警利用雨城公安官方抖音號——雨城警方發布了一篇主題為《鐘波你在哪裡?》的短視頻,呼吁大家提供線索。福州市當地官方媒體、抖音官方、大V賬號紛紛助力轉發,但還是未收集到有效信息。

勘破迷霧點亮“流子”歸家路

2024年,雨城公安刑警大隊第五代專案組民警接手案件后,回訪以前辦理過該案的民警,梳理案件信息,並將信息上傳。

民警走訪調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資料圖:民警走訪調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同年11月2日,喜訊傳來。公安部推送打拐會戰線索,發現在福建省廈門市有一名與鐘某年齡、地區、特征等都高度符合的人員——吳某。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幫助下,民警找到吳某,經其同意后,採集了他的DNA信息,並與鐘某某夫妻的DNA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吳某系1992年在雅安市雨城區蒼坪路被拐走的鐘某某夫婦之子。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由衷地為他們一家人感到開心,32年的努力、5代人的傳承終於有了結果!”日前,記者了見到雨城公安刑警大隊大隊長胥珍澎,他說,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指導下,專案組民警赴福建省廈門市接回了吳某。至此,歷時32年,歷經5代民警的不懈努力,被拐兒童鐘某終於回家了。

在飛往四川的飛機上,吳某一路上不停詢問胥珍澎自己生父母的情況,過得好嗎?身體還硬朗嗎?……可到了雅安,隨著離父母越來越近,興奮的他卻“偃旗息鼓”。他抱著民警遞過來的鮮花,思緒不知飄向了何處。

“爸媽,這些年你們受苦了!”……11月9日晚,在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刑警大隊食堂,一場晚來32年的“家宴”上,吳某看見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喜極而泣。那一刻,沒有過多的言語、沒有過多的動作,隻有3雙飽含淚水的眼睛,相互對望。“回來了,就好。”鐘某某拍著吳某的肩膀說。

鐘某某夫婦給民警送錦旗。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鐘某某夫婦給民警送錦旗。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供圖

一場簡單的家宴,將離散了32年的親人緊緊相連,讓他們的“團圓夢”變成了現實,在淚水與笑容的交織中,為這份跨越32年的尋親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