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景區“景、城、企”多管合一體制改革落地見效

2月16日,和以往周末一樣,峨眉山景區內游客眾多。峨眉山景區秩序管理局的秩序執法人員林正龍,正在長駐點位天下名山牌坊維護商鋪、游客秩序。
“景區景觀雖沒有大的變化,但管理工作已‘大變樣’。”峨眉山市委書記、峨眉山景區黨工委書記李良介紹,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景區接待游客超33萬人次,同比增長8.8%,但旅游投訴較2024年同期下降37%。
變化從何來?李良解釋,這得益於峨眉山景區“景、城、企”多管合一體制改革落地見效。
為破解多年來存在的“九龍治水”問題,樂山市制定峨眉山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聚焦“景、城、企”改革,加快構建起“全山一盤棋”格局。
直面問題:看得見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見
改革開放以來,峨眉山景區管理體制歷經多次變革,“一座山多個管理主體”的體制機制矛盾日益加深。
“此前,峨眉山景區管理事務主要涉及峨眉山景區管委會、屬地政府、市屬景區國有企業三方主體。”樂山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條塊分割、互不隸屬、權責不清的管理體制弊端越來越難以適應景區高質量發展需要,“景、城、企”思想不一致、步調不一致等問題極大制約了景區持續健康發展。樂山市相關負責人解釋,景區管委會作為樂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主要承擔景區遺產保護、涉旅事務管理等職責,面對大量涉旅事務不具備行政執法權,導致游客投訴“該管的管不了”。
“此前,旅游亂象管理和執法兩分開:景區管委會一線管理人員因不具備執法權,對旅游亂象看得見但管不著﹔擁有執法權的市級執法人員,因沒有長期駐扎在景區,會有‘能管但看不見’的信息差。”李良談到,打擊亂象需跨主體協調執法人員到場,但其中會產生時間差,可能會導致違法違規行為出現打“游擊”情況,直接影響游客在景區的體驗。
記者還了解到,在基礎設施設備維護更新、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環境整治提升等方面,需要景區企業和景區管委會共同執行。企業運營和行政管理之間的工作節奏不同步時,就難以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高效統一。
對症下藥:一家管一家讓運轉更流暢
去年11月,《峨眉山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審議通過。今年1月,改革后的首個新部門——峨眉山景區秩序管理局落地。
“主要解決調查取証與執法辦案的協調難問題。”秩序管理局局長晏文明介紹,以前在秩序管理方面,管與罰的主體分開,現在整合為一個部門統一管理,力量更集中。具體而言,擁有執法權的工作人員下沉到景區亂象產生的重要點位,涉及景區管理條例的20個處罰事項可由秩序管理局直接執法辦案。超出此范圍的部分事項,由該局前期調查取証,后期再交峨眉山市有關部門。
不僅執法層面。記者了解到,樂山市委開展專題調研,瞄准“病灶”精准發力,創新性地採用由峨眉山市委、市政府代管峨眉山景區黨工委、管委會,由峨眉山景區黨工委、管委會代管景區內3家國有企業的改革方案,徹底解決職能交叉、相互掣肘的問題,建立起統籌高效、運轉順暢、管理有序的國有景區管理新體制。
李良認為,機構重置優化要化繁為簡、厘清職責邊界,以更好實現高效管理。此前,屬地政府和景區都有交通管理部門,景城職能交叉反而管理力量不集中。改革后,統一將交通管理職能整合到屬地政府。此外,還成立景區發展局,專門推動項目建設落地﹔成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研究院,填補了加強世界遺產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傳承利用專業機構的空白。
通過改革,景區理順了財政收支管理和收益分配機制,形成收益分配正向激勵,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效調動了三方積極性。李良說:“景、城、企各方溝通順暢,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1+1+1>3’的效果。”
聯動共享:不同管理主體各司其職效果初現
改革落地后的首個春節假期,景區更改了每日游客量上限,由每日限流2.8萬人降到2.6萬人,以此緩解景區接待壓力,提升游客體驗。“景區制定限流政策,我們運營流程中執行即可。”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去中間各方多向匯報、來回拉扯不統一的繁瑣,提升了管理效率。
春節假期,峨眉山市實現景城有效聯動,景區管理體制改革真正落到實處。春節前夕,由峨眉山景區管委會牽頭,聯動各部門開展了交通、消防、特種設備、食品等領域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並組織各片區進行森林防滅火、反恐防暴等應急演練。春節期間,相關部門提前謀劃,在金頂等人員密集地新增執勤點,做好重點車輛、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地段交通管控,實現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實時調度。
“一龍領航”后,景區企業也開始嘗到甜頭。“我們更加專注於產業轉型升級、業態創新更新。”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對於產業發展需要的在地資源利用、項目包裝打造等,能實現更高效地直接匹配,有利於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這一點得到景區的佐証。李良介紹,除社會投資和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外,景區產業項目主要由景區企業執行,管委會也會為項目申請相應的匹配資金,縮短項目落地流程。
成效初顯,景區改革“后半篇文章”怎麼做?“不能‘山頂山腳兩頭熱’。”李良談到,景區需要逐步提高中低山區的資源盤活率,豐富中低山區業態體驗﹔將升級智慧旅游體系,接入低空經濟、空間技術利用等,讓游客體驗更便捷﹔將啟動全山基礎設施設備改造升級。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峨眉山景區擬實施景區提質攻堅三年行動,已梳理包裝項目40個,總投資預計103.24億元。其中,投資45.34億元的28個提質項目擬於今年開工。李良說:“景、城、企三方合力下,力爭未來實現年旅游接待1000萬人次、綜合收入500億元目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藝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