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市唯一!青羊學校入選教育部“教聯體”建設典型案例

2025年02月21日16:5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發布全國第二批《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典型案例》通知,成都市東坡小學《多方聯動 多頻共振 家校社協同共畫勞動教育同心圓》案例在近千份征集稿中脫穎而出,成為成都市唯一入圍學校。

去年11月,教育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動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成都市青羊區率先行動,將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路徑,各所學校因地制宜推動“教聯體”建設,構建多樣態的協同育人模式,真正實現凝聚多方力量,構建良好教育生態和育人環境。

每天必做家務作業

娃娃成為廚藝達人

剛過去的寒假,東坡小學各年級的學生都在父母的協助下,完成了不同的家庭勞動作業,有的煮飯做菜,有的洗碗拖地,有的整理收拾房間。像這樣的家庭勞動作業,對於這裡的孩子們來說再熟悉不過。

香事社團上實踐課。東坡小學供圖

香事社團上實踐課。東坡小學供圖

“我們學校的孩子都非常愛勞動,在勞動付出中感悟生活之美,收獲成長中的酸甜苦辣,這是家校聯動取得的成效。”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校深挖蘇氏家族家風故事,強調家務勞動在教育學生方面的多重價值,鼓勵學生參與日常家務,讓優秀家風浸潤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生態圈。學校通過“東坡講堂之家長學校”“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提升家長勞動教育意識,引領孩子具有勞動的實踐情感,培養孩子自覺的家務勞動習慣、自理的勞動技能﹔還通過“假期N計劃”分年級設計勞動清單,引導家長做好示范與指導,督促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鍛煉家務能力,體驗勞動樂趣,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我們根據娃娃的年齡特點,制定了詳細的勞動清單,涵蓋整理內務、清潔衛生、烹飪美食等8項家務勞動,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完成3項家務勞動,每月至少學會1項新的家務技能。”

孩子們通過參與家務勞動,不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更習得並愛上了一門新技能。學校六年級的秦朗軒同學從小就喜歡幫助媽媽做菜,從最初幫媽媽打下手,到自己成為主廚,秦朗軒在摸索和實踐中不斷成長。烹飪也成為他的一大興趣愛好,去年,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到專業的烹飪學校進行為期1個月的學習。在去年11月舉行的成都市首屆銀杏校園食育文化節上,秦朗軒做的東坡肉獲得了一等獎的殊榮。現在,秦朗軒除了熱愛烹飪外,還開始研究甜品和飲品的制作。“非常感謝學校,從小對娃娃的勞動教育的培養,看到娃娃的每一次成長,我們家長都很感動和開心。”秦朗軒的媽媽說。

35個班都有自留地

努力成為像東坡一樣的生活家

學校的不同學科也都與勞動實現了跨學科融合。“比如,我們數學課學習分類,我們就讓孩子們回家收拾房間,將數學知識用到生活勞動中。科技課需要學具,我們倡導利用廢舊物品,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該負責人介紹。

東坡採摘節售賣場。東坡小學供圖

東坡採摘節售賣場。東坡小學供圖

學校還結合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社團課程,將勞動教育課程設置為學科融合課程(必修)、校本活動課程(選修)和特色綜合課程(選修),1-6年級均設置每周一節勞動課、一次勞動綜合實踐活動課,東坡扎染社團、香事社團每周開課,並分年級成立梯隊,讓孩子們通過“雙修課程”形式,培養勞動素養,習得勞動技能。

來到東坡小學,處處能感受到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學校打造“東坡六園”,開創以“東坡文化”為主線的勞動體驗區域,打造躬耕園、行知園、樂學園、善思園、篤信園、致穎園六大種植基地。學生按節令種植蔬果,參與農事活動,躬耕篤行,學習種植,照顧生命,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鍛煉自己。全校35個班級均有自己的自留地,用於耕種。遇上種植基地大豐收,學校會舉行東坡採摘節,孩子們會將義賣所得捐贈給樂至鄉村小學。

學校還從東坡文化中提煉耕讀教育理念,開設非遺手作、非遺茶藝、非遺香事、食育課堂,讓孩子們在勞動過程中了解傳統文化,感悟生活之美,努力成為像蘇東坡一樣的生活家。

聯通多方社會資源

打造校外實踐“夢工場”

近日,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成都市東坡小學的院校共建活動現場,成都市東坡小學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互授“教育實踐基地”和“基地學校”牌子﹔成都市東坡小學分別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站長唐淼和社教導師頒發了“科學教育副校長”和“校外輔導員”聘任証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為成都市東坡小學院校共建特聘導師頒發了証書。孩子們認真聆聽社教老師的講解,了解中國古建筑的精髓,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了大斗拱的營造與搭建,在實踐中探索與學習。

同學們參加校外拓展訓練。東坡小學供圖

同學們參加校外拓展訓練。東坡小學供圖

“我們積極拓展校外育人空間,引領師生、家長、社會各界共同構筑接納度高、體驗性佳、成就感強的‘學習場’。”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充分運用資源,深化校企、院校合作,與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設計公司牽手的“東坡設計院”、與世界500強IBM公司、電子科技大學的“東坡科學院”等,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學校還積極聯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鼓勵學生參與公益行動和社區志願服務,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學校成立了“和仲志願小分隊”,小志願者們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時間,參與社區街道的服務型勞動,如垃圾分類宣講活動、世界水日活動、世界環境日活動等。學校還成立了“河小青紅領巾小分隊”,小志願者們從美化家門口的清水河畔做起,投身於保護河道志願服務。(楊雪怡)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