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⑨
樊玉良:深入實施“六大工程” 全力推動甘孜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現四川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要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的生動實踐,從2024年12月2日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與人民網四川頻道聯合推出“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敬請關注!
人民網成都2月18日電 (記者劉海天)近日,四川省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局長樊玉良接受人民網專訪,分享了甘孜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實施培根鑄魂、強師提能、提質培優、資源補短、管理增效、開放共建“六大工程”,全力推動甘孜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就和願景。
努力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全力推動甘孜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近年來甘孜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成就。
樊玉良:近年來,甘孜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全力推動甘孜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甘孜縣羅布林二中。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一是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1.99%,18個縣(市)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全部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較2015年提高20.48個百分點,教學質量在穩步提升中取得長足進步。
二是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持續深化高中直播式、初中錄播式、小學植入式、幼兒園觀摩式遠程網絡教學模式,優質教學資源使用率達62.89%,教育信息化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地區典范。
三是為民導向更加鮮明。2018年以來,累計投入十五年免費教育保障和困難學生資助資金42.94億元,超過393名學生通過就讀“9+3”免費教育實現穩定就業,困難群體、殘疾學生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
四是保障能力持續提升。深入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評選州級“骨干教師”600人﹔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43.34億元,實施教育建設項目1255個,學校成為當地“最美建筑”。
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
為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人民網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樊玉良:甘孜州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立足甘孜實際,找准切入方向,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為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甘孜州熱烈慶祝第40個教師節。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一是聚焦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深化義務教育學區制治理改革,結合集中規模辦學實際合理劃分學區,深化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完善高海拔縣異地辦學機制,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
二是聚焦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和落實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建立教師禮遇制度,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深入實施教師“骨干計劃”,“一人一策”引進“高、頂、尖”教育專家人才,探索實踐教師學科知識水平考試“考培降轉待退”制度,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三是聚焦評價體系建設,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將黨政重視程度、資金投入強度、控輟保學、校園安全等重點工作納入目標績效考核,分層分類探索建立教師“積分制”,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加強終身教育和專門教育保障,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
聚焦補短板、提質量、促均衡
奮力推動全州教育事業現代化進程
人民網記者: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甘孜州貫徹全國及全省教育大會的情況。
樊玉良:甘孜州堅持把貫徹落實全國及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組織召開全州教育衛生高質量發展大會,出台甘孜州教育高質量發展“十條硬措施”,聚焦補短板、提質量、促均衡,奮力推動全州教育事業現代化進程。
甘孜州教育衛生高質量發展會議。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一是黨建引領把方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為師生上思政課,帶頭深入學校調研,帶頭解決學校實際困難,州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州委教育工委定期研究教育工作25次,進一步筑牢高原教育發展根基。
二是全域統籌強保障。深入實施“教育布局優化三年行動”,調整“空心校”“微型校”149所,新建改(擴)建鄉鎮中心校57所,推行“編制周轉池”制度,近三年向邊遠牧區、薄弱學校傾斜補充教師1564名。
三是質量攻堅求突破。持續完善中小學教師招聘制度,通過雙選、公招等渠道招錄教師2639名,新增特級教師11名。2024年,全州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考試錄取率達90.62%,普通高考本科錄取率達到21.20%,較2021年提升1.95個百分點,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實現“三連增”。
甘孜州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四是數字賦能促跨越。建成“甘孜智慧教育雲平台”,接入成都等地優質教育資源,建成“5G+VR智慧教室”2個,開發本土網絡教育資源832個,實現海拔4000米以上學校專遞課堂全覆蓋。
五是產教融合助振興。建成高原特色現代職教體系,開辦非遺文化、旅游服務、高原農牧等特色專業,傳播發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高原特色文化,近3年輸送技能人才919名,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4.87%,走出高原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產業振興同頻共振的特色路徑。
色達縣城區學校(園)布局。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深入實施培根鑄魂、強師提能、提質培優、資源補短、管理增效、開放共建“六大工程”
全力以赴對標落實、貢獻力量
人民網記者:站在新起點上,甘孜教育如何對標2035年全省建成教育強省目標,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樊玉良:全省教育大會提出“要著眼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目標,加快建設教育強省,到2027年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立德樹人強、培養體系強、支撐引領強、影響輻射強、動力活力強的教育強省”。圍繞這一目標,甘孜州將切實統一思想和行動,准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入實施培根鑄魂、強師提能、提質培優、資源補短、管理增效、開放共建“六大工程”,全力以赴對標落實、貢獻力量。
甘孜州高級中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簽名活動。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一是堅持教育的政治屬性。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始終,以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打造本土思政教育品牌,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為師生上思政課,構建“思政課程化、課程思政化”協同育人機制,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前途命運融入到民族復興大局之中,用實際行動來深刻回答新時代“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性問題。
二是堅持教育的人民屬性。全面推進“學前學普2.0”行動,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促進特殊教育發展,全面筑牢控輟保學底線,探索普通高中多元化發展,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全面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健全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強化中小學生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持續提升甘孜教育高質量發展水平。
雅江縣呷拉教育園區效果圖。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供圖
三是堅持教育的戰略屬性。深入實施提質增效行動,大力推進新型基礎、信息化平台、資源建設、遠程教育、師資培養、創新融合建設工程,夯實教育發展基礎。持續推進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深化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引進浙江優質管理團隊、先進教育理念、優質教育資源,實施中小學幼兒園骨干培養工程,拓寬州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供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