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支付 傳遞信心(財經眼)

![]() |
圖①:新春佳節,建設銀行福州津泰支行工作人員為環衛工人提供零錢包換新鈔服務。 |
揮手支付、定制“錢包”、滿減優惠……今年春節期間,數字金融與傳統節日深度融合,各類支付方式花樣翻新,扮靚節日生活和消費市場,讓消費者盡享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下同),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254.16億筆、金額9.78萬億元,較去年春節假期(2024年2月10日至17日,下同)分別增長24.50%、15.00%。節節攀升的支付數據,傳遞出煙火氣中升騰的消費信心。
新體驗解鎖節日新潮流
2月1日,農歷正月初四,帶著家人一起來廣州游玩的蘇麗,通過微信刷掌支付在天河區一家便利店給孩子們買了一杯豆漿,隨著刷掌設備亮起綠色的光圈,蘇麗揮手間就完成了一次支付。
“一伸手就行了,特別方便,再不用著急忙慌掏手機了。”蘇麗告訴記者,自己去年就開通了這項功能,這次春節出游派上了大用場,不僅是在便利店可以使用,乘坐地鐵、游覽場館等場景都可以輕鬆支付。
這個春節,各類支付機構加快數字化創新,推出一系列新潮的節日活動,讓指尖傳遞的年味更濃。
春節期間,傳統年俗是節日生活必不可少的環節。隨著數字化生活方式的不斷普及,今年春節,線上發紅包、集福卡、直播間“賽博”祈福等年俗新體驗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在傳統線上紅包基礎上,今年微信推出自制紅包封面功能,春節期間共誕生了1億多款用戶自己創作的紅包封面,約3.9億人收到含有這些封面的線上紅包。
除夕夜,網聯清算公司處理的跨機構網絡支付交易在零點前后達到峰值,最高並發量為每秒11萬筆,創歷史新高,發紅包等網絡支付交易順暢。除夕當天,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40.54億筆,較去年除夕增長25.74%。
在紅包基礎上,微信“藍包”即“送禮物”功能在今年春節首秀,受到用戶廣泛歡迎。微信發布的《2025春節數據報告》顯示,“藍包”功能開通后,書籍成為許多用戶的送禮首選,多個書籍品類送禮訂單量環比增長超100倍。
“家裡人收到禮物都覺得開心又暖心。”湖南省湘潭市的張月用微信“藍包”給家人朋友送去了鮮花、咖啡、茶葉、菌菇醬和護手霜,指尖的心意在微信中傳遞出新春祝福。
2025乙巳蛇年春節,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作為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也應時而變,繼續推出一系列好看、好玩、好用的數字時代“新年俗”應用。
春節前夕,數字人民幣APP全面上新,推出春節“三件套”禮包——新春元素頭像、挂件和紅包封面,部分銀行發行了數字人民幣蛇年硬錢包,設計均以中國傳統生肖文化中的蛇形象為主題,為首個“非遺版”春節平添了不少年味。
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2025年有近6億人在支付寶參與集福,28套全新福卡成了廣受歡迎的新春社交禮物,福卡在親朋好友之間傳遞1.3億次,在直播間網友間交換5.2億次。
“數字金融與傳統佳節相互輝映,提升了節日氛圍,體現出技術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也讓金融服務更好融入百姓生活。”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真實惠繁榮節日大市場
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今年春節假期前,31個省份全面啟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現政策銜接和資金接續。廣大支付機構、金融機構緊跟政策導向屢出新招,推出多項春節消費金融惠民措施,助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以前覺得以舊換新申領補貼很麻煩,沒想到用雲閃付APP付款時直接就領到了,買新洗衣機立減1000多元,挺劃算的。”廣東東莞市時尚電器有限公司東城店,顧客劉女士展示著雲閃付付款界面。
春節期間,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聯動廣東銀聯在當地投入100萬元真金白銀,開展“買年貨用銀聯手機Pay”專項滿減惠民活動,配合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活動,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實惠。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東莞市累計使用以舊換新補貼消費券3462萬元,帶動產品消費額約2.6億元。
在安徽,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重點聚焦汽車、家電等領域,推出“新客有禮”“消費補貼”“換新禮包”系列特色品牌與消費優惠活動,促進老百姓新春消費提質升級,讓廣大消費者能夠以更便捷、更實惠的方式享受美好生活。
在深圳,農業銀行深圳分行聯合坪山區政府開展“靈蛇獻瑞好運雙倍”數字人民幣消費券抽獎活動,累計吸引1.4萬名市民報名參與,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4050個,有效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
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火熱開展,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數碼產品等以舊換新銷售量達到860萬台(套)、銷售額超過310億元,消費市場活力有效提升。
文旅消費是春節消費的重頭戲,今年春節,多家支付平台充分發揮引流作用,為文旅行業引來眾多消費者。
“今年門店客流量有顯著增長,高峰期要取200多個號,但外地游客依然絡繹不絕。”有著30年歷史的福州本地傳統老店“三十年·福州味”入選了大眾點評“必吃榜”,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許多游客年前就到福州,趕著除夕夜體驗當地傳統年俗活動,游客們在店內品嘗完本地年菜,步行5分鐘就能參與“游神”活動,獲得沉浸式的“非遺年”體驗。
春節期間,美團旗下大眾點評聯合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廈門、泉州、福州、潮州、汕頭共9座春節出行熱門城市的文旅局和商務局,推出“新春尋味記”活動,為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更好的“非遺年”美食體驗。美團支付則聯合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10余家合作金融機構,共計投入4000余萬元,圍繞年貨籌備、美食餐飲、旅游出行、觀影娛樂等春節熱門消費場景,推出一系列支付優惠權益活動,提升用戶春節消費體驗,為春節消費市場注入強勁活力。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必吃榜”榜單總瀏覽量環比節前翻番,異地用戶瀏覽量同比增幅接近100%,上榜餐廳異地用戶訂單量同比增幅接近110%。其中,福州、汕頭、泉州等地躋身“必吃榜”異地用戶流量前20名。
“金融支付服務具有客戶資源多、市場潛力大等優勢,能夠為促進消費發揮很好的引導作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今年春節期間消費市場的火爆,為金融機構促消費開了很好的頭,要加快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大力提振消費”要求,以金融優質服務促進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優服務帶來節日好生活
“可以用手機銀行預約,還可以選‘零錢包’,建行的新鈔兌換很方便!”春節前夕,福州的林女士特意前往建設銀行福州城東支行提取預約好的新鈔,當天共兌換了5000元新鈔,包括3個小額現金“零錢包”。
給孩子發壓歲錢、孝敬父母……春節期間,居民現金需求旺盛,不少人希望使用嶄新的人民幣討來好彩頭。
創新“現金紅包”定制服務,方便客戶取新鈔、送祝福,傳遞更具年味的金融服務﹔推出“善建成長·總台春晚蛇年壓歲金”,傳遞歲歲平安的壓歲祝福……春節前夕,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啟動特殊節點工作機制,做好現金調運備付、新鈔投放,並依托RPA機器人實現精准調配,快速補足網點和自助設備的現鈔缺口,同時推出線上新鈔預約服務以及“現金紅包”定制服務,提供隨來隨取的換鈔體驗。
近年來,我國持續改善外卡支付受理環境,著力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
首個“非遺”春節疊加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選擇來中國體驗年俗,便利的支付體驗令他們贊不絕口,“說來就來”“China Travel”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平台持續火熱。
“太神奇了,很喜歡!”深圳市羅湖區Lolo法式餐吧主理人兼主廚勞倫特·奧加德表示,使用微信支付綁定外卡后,在中國進行支付非常絲滑,不需要再拿現金就能進行小額支付,讓他在中國的生活便利了許多。
為更多樣化滿足境外來華人士的支付需求,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下,微信支付推出更多便利舉措,支持通過VISA等國際卡組織發行的銀行卡進行充值,便利外籍人士進行小額便捷支付,為他們提供更豐富的支付選擇。微信支付數據顯示,1月28日至2月2日(除夕到正月初五),入境游客消費筆數較去年同期(2024年除夕到正月初五)增長134%。
春節假期過后,第九屆亞冬會舉辦,亞洲冰雪盛會邂逅非遺中國年,吸引大批境外游客前往冰城哈爾濱旅行。
便利化支付服務“一鍵即得”、境外銀行卡“刷卡無憂”、移動支付“掃碼便捷”、零錢備付“現金兜底”、外幣人民幣“兌換便利”……中國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黑龍江省分局著力提升哈爾濱市多元化支付服務水平,滿足境外來華人員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銀聯、網聯處理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筆數和金額較去年春節假期分別增長124.54%、90.49%。
董希淼表示,支付是數字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是市場流通的重要環節,要繼續用好數字技術,加大必要的資源投入,打通支付服務堵點,努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7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