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在四川巴中舉辦
科學,就在生活點滴之間
2025年02月17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怎樣應對氣候變化?”“你知道什麼是無極限無底線極端天氣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氣候變化?”
四川巴中恩陽科普大視界,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上,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為巴中市恩陽區職業中學(以下簡稱“恩陽職中”)高二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氣候系統臨界點與青少年氣候行動”主題講座。一系列有關氣候的問題引起台下同學的熱烈討論。
恩陽科普大視界,是集科技、文化、旅游、研學於一體的國家級科普視聽創新應用產業基地。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將落地巴中10年、連續舉辦10屆。按“一年一大會、一月一院士、一周一專家”的標准,這裡每年舉行近100場知識講座、科普視聽等活動。
“氣候臨界點帶來的共有三重威脅——海平面上升、永凍層與森林等地所儲備的碳+甲烷開始釋放、氣候系統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講座現場,周兵先引入“氣候”這一講座的主角,又為大家分析了我國極端天氣的主要特點以及氣象災害類別。
“那我們青少年能做些什麼呢?”聽完講座,有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氣候行動的小衛士。比如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隨手關燈等等。”周兵說。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科學家。最初看到講座主題的時候,心裡還犯嘀咕,這麼高深的話題自己能聽懂嗎?后面才知道周老師講的都是身邊事,我發現科學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恩陽職中高二學生黃鑫謠說。
保護環境、關愛自然,講座結束后,同學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7日 10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