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找原因!四川這些地方農村水價為何比城區高?

2025年02月10日06:5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些地方農村水價為何比城區高?

近日,攀枝花市東區、綿陽市鹽亭縣等地一些網友反映,當地農村自來水價格偏高,甚至比城區高一倍。

同一行政區域內,供水價格為何如此懸殊?農村自來水供水價格又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看現象

省內不少地方農村自來水價格高於當地城區

“市區水價標准在3元/噸左右,而我們村的水價比市區貴了近一倍。”近日,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的一位村民在“問政四川”平台上反映,該村生活用水價格從4.5元/噸上漲到5.7元/噸,“這個價格已遠超當地城區居民用水價格,很不合理。”

2023年9月4日,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水價標准顯示,該市市區公共管網供應的自來水實行階梯水價。其中,居民生活用水2025年第一階梯(每戶每半年90立方米)水價為2.5元/噸,第二階梯(每戶每半年90-150立方米)水價為3.75元/噸……由此推算,阿署達村村民在和當地城區居民使用同等自來水用量的情況下,水費遠高於當地城區居民。

無獨有偶,在“問政四川”平台,反映“農村水價高於當地城區”的相關問題不在少數。近日,一位鹽亭縣的網友也反映“當地農村自來水水價高於當地城區水價”的問題。當地水利局在核實后反饋:情況屬實。

不僅是上述地區,記者查閱“問政四川”平台,半年內就有內江隆昌市、南充閬中市、巴中市巴州區等多地群眾反映當地農村自來水價格高於當地城區。

近日,記者在南充市儀隴縣鳳儀鄉鳳山社區採訪時,當地村民高科武告訴記者,鳳山社區2024年通過建設高位水池終於用上了自來水,但村裡的自來水價格為5.1元/噸,而縣城自來水一檔(每戶每月15立方米以內)價格僅為2.38元/噸。

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發現,省內農村自來水價格高於當地城區的情況比較普遍。四川省農村水利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除成都、眉山等平原地區個別縣域外,不少地方的農村自來水價格均高於當地城區。

找原因

供水設施建設成本高等因素致山地和丘陵地區水價偏高

“農村居民收入普遍低於城市,但農村水價為何高於城區?”採訪中,不少農村居民表達了這樣的疑問。

農村水價定價權歸誰?定價依據又有哪些?根據《四川省定價目錄(2015年版)》,城鄉居民用自來水的定價權被授予市、縣人民政府。

省發展改革委通過問政四川回復:“四川自來水價格(含居民和非居民用水價格)具體由市、縣價格部門根據各地自來水企業供水成本、社會經濟承受能力等確定,未實行全省統一標准。”

為何城鄉水價有比較大的差別?“平原地區人口相對集中,城鄉供水一體化優勢明顯,很多地方實行城鄉同價或者價格差別不大﹔但在山地丘陵以及水資源匱乏區域,由於供水設施建設成本高、二次加壓等原因,致使水價偏高。”四川省農村水利中心相關負責人解釋,山地和丘陵地區的水費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用電成本,即需要用電將水二次加壓送到山上,所以供水成本較高。

以儀隴縣為例,當地農村自來水價格高於城區的主要原因就是輸水工程建設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當地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儀隴縣投資3502萬余元,建設了超40公裡的輸水管道和一座加壓泵站、一座高位水池,才把自來水送往鳳儀鄉等5個鄉鎮部分區域,而輻射人口隻有約5萬人。“建設和運營成本高,但輻射人口少,平均到每戶自然水費就高了。”業內人士分析。

此外,在攀枝花、甘孜州、涼山州等干熱河谷或高半山地區,一些需要通過泵站提水供人飲或灌溉的村子,水價往往也較高。原因就在於地形落差越大,消耗的電力、燃油等能源就越多,成本最終會反映在水價上。

想辦法

不少地方採取“肥瘦搭配、以豐補歉”平衡城鄉水價

盡管農村地區水價偏高有其原因,但農村居民飲水作為一項具有較強公益性的民生事業,不能不考慮減輕當地群眾負擔問題。

一些地方已開始探索——在眉山市仁壽縣,當地在2021年7月開始部署解決全縣最后3個村用水難問題,通過爭取上級補助,以及縣屬國有企業自籌資金等方式完成相關工程建設,讓3個村接通了自來水。仁壽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如果按照市場價格來核算,把城區自來水供應到上述3個村,每噸成本要20元,但當地仍將水價限定在2.8元/噸左右,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實現全域同網同質同價。

在廣元市昭化區,當地執行全區農村3元/噸的政府指導價格,區財政每年對農村供水企業進行獨立核算,農村供水成本高於3元/噸這個價格的,由區財政對企業進行全額補貼,實現全區農村供水統一水價。

“各地財政情況不一樣,如果全部要靠財政補貼,很多地方會吃不消。”有專家認為,以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來看,全省統一定價的方式不可行,也不科學合理,更不宜用行政手段強制確定各地用水價格。

能否在城鄉供水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對此,省內不少地方通過“肥瘦搭配、以豐補歉”的方式來平衡城鄉水價,即把城鄉供水項目“打包”給同一供水企業,以城區供水的盈利來適當補貼部分農村地區偏高的供水成本。

2024年,水利廳印發的《四川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結合供水成本變化等情況,適時開展供水成本調查監審和水價調整。

“要充分考慮農村群眾收入水平差距和承受能力,健全水價形成和水費收繳機制,具備條件的納入政府定價目錄清單管理,合理推動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四川省農村水利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