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態融合 廣安文旅邁上“快車道”

近日,廣安市公布春節假期文旅“成績單”。今年春節假期,廣安重點推出“春節到廣安·歡樂過大年”5條主題旅游線路,著力打造3條新春旅游定制線路,全市共接待游客400萬人次、旅游消費總額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4%,迎來新年文旅市場“開門紅”。
近年來,廣安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推進生態、文態、形態、業態深度融合,持續擦亮“小平故裡行·華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張名片。隨著融合不斷深化,廣安文旅厚積薄發,邁上發展“快車道”。
活動更多樣
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1月20日,“大漠長歌——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在廣安市博物館開幕,通過數字技術、場景再現、互動體驗等方式,充分展示敦煌歷史文化。展會現場還配套舉行了壁畫臨摹、手工制作等主題活動。此次展覽向公眾免費開放,自開展以來,廣安市博物館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新時尚,在廣安多地引發文旅同頻共振。1月29日,經過提檔升級的鄰水縣博物館重新開放,豐富的展品和獨特的展陳方式,吸引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新春佳節的“文化味”不光在博物館裡。1月24日,歷經2年打造的武勝縣文旅特色古鎮——沿口古鎮以新面貌喜迎八方來客,“五街八巷十六景”重現宋韻繁華,“嘉陵夜游”“十裡夜宴”成為游客消費新熱點。1月31日,沿口古鎮舉行新春游園活動,板楯蠻表演再現先民風姿,武勝剪紙展示民間藝術魅力,船工號子傳遞嘉陵江畔的奮斗精神……
觀展覽、猜燈謎、看非遺……惠民演出在廣安各地輪番上演,鄉村市集向各地游客發出邀約,眾多打卡地密集上新,這個春節假期,廣安文旅消費活力迸發。僅廣安區累計接待游客149.48萬人次,同比增長36.92%,旅游消費總額突破3.82億元。
場景有新意
拓展文旅消費空間
今年春節假期,一大批新場景、新業態和新路線亮相廣安,激活“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多業態。
位於廣安主城區渠江畔的廣安不夜城,1月23日開街首日便吸引4.5萬名游客。春節假期,7場舞台秀輪番登場,18處景觀流光溢彩,“印象派大型實景情景”劇場開演。1月28日至2月4日,廣安不夜城累計接待游客超45萬人次。“廣安不夜城不僅重現了宋代市井文化,更通過現代燈光、環保材料以及標准化設施的運用,煥發獨特魅力。”廣安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勇介紹。
廣安西溪河畫舫夜游項目以“星河連西溪、不夜賨城裡”為主題,串聯起溢彩橋、陽春橋、火山大橋等標志性景觀,為游客提供優質的夜游體驗。賨城裡商圈由仿古建筑、小橋流水、園林景觀組成,引入“院落式情景消費”概念,春節假期夜間游客數量顯著攀升,有力拉動體驗型消費增長。
低空也成為廣安文旅業態創新拓展的方向。“低空+文旅”產業的發展,加速帶動旅游業轉型升級。華蓥市低空飛行基地推出5款特惠觀光套餐,提供不同時長的飛行選擇,涵蓋全市小城區、大城區以及多個地標﹔廣安低空飛行體驗中心精心設計“圓自己一個航空夢”5條主題航線,串聯起鄧小平故居、廣安不夜城、西溪賨城裡等景點,實現地面真機拍攝、空中自由拍攝等多維體驗。
政策有溫度
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2022年5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慶市和四川省聯合印發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將廣安全域納入大華蓥—明月山紅色旅游與綠色康養協同發展區。
搶抓機遇,廣安堅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全速推進重慶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建設,充分發揮“紅色、綠色、特色”資源優勢。串珠成鏈、量質齊升,經過近三年發展,廣安的文旅產業深度轉型,強化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全力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的文旅精品。
今年春節假期,為充分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力,廣安推出“十條”服務措施,包括發放文旅消費大禮包、延時錯時開放服務、增加公共交通運力等。全市各地陸續發放文旅消費券,10家旅游景區免費發放5000張門票,重點景區等場所設置愛心志願服務站,有效提升了旅游體驗,實現了文旅消費有熱度、管理保障有力度、關愛服務有溫度。
“通過提檔升級小平故裡,改善‘一路四新村’基礎設施,打造西溪賨城裡、廣安不夜城等消費新場景,進一步豐富廣安文旅產品供給,不斷增加區域吸引力和競爭力。”廣安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鄧術芳表示,這是推動“流量”轉化為“留量”的關鍵密碼。(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海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