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⑤
宋奕雲:構建“順潤”教育實踐體系 為每一位孩子賦予追夢的力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現四川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要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的生動實踐,從2024年12月2日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與人民網四川頻道聯合推出“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敬請關注!
人民網成都1月21日電 (記者劉海天)近日,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宋奕雲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分享了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進一步構建“順潤”教育實踐體系的實踐、成就和願景。
不斷提高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大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持續推進課程教學深化改革行動,促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近年來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高質量發展成效。
宋奕雲:近年來,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大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持續推進課程教學深化改革行動,促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現代化治理體系日趨健全。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將黨支部建在教研組,增強黨建和業務的深度融合,2024年學校黨委獲評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變革學校組織形態,圍繞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三類發展,構建民主治校制度體系﹔實施級部自治,為級部主任賦責、賦權、賦能。強化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技術賦能提質增效,案例“基於‘靶向’學情的分層教學實施策略”獲評“2024成都教育年度十大創新實踐案例”。引入北京師范大學李凌艷教授的學校診斷項目對學校進行全面體檢,以診促改,促進學校由傳統名校向高質量現代化學校轉型。
個性化的學生活動:校園吉尼斯挑戰賽。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供圖
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推動高品質課堂建設。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供圖
高質量育人體系逐漸完善。強化“思政”教育,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近4年,18名少先隊員獲國家、省、市、區少先隊榮譽表彰,7個班集體獲得省、市、區優秀少先隊稱號,1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1名學生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先隊員。構建“五彩石”課程體系,落實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差異,開設多元化校本課程,提供個性化活動平台,育人內涵逐漸豐富,每年學生獲各級各類表彰獎勵3000余人次。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打造高品質課堂,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和項目化學習,優化作業賦能增效,探索基於核心素養的命題策略,“雙減”“雙新”落實成效顯著:教學質量提升顯著,更多的學生夢圓理想高中﹔“雙減”工作經驗在四川省“雙減”工作座談會上進行交流﹔學校獲評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強化成長指導,打造全國首家初中學生成長指導站,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家庭教育指導、生涯教育指導、學業指導功能,融合育心,構建多元成長支持系統,賦能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師智慧發展,增強家校協同育人,構建良好教育生態,項目獲評獲評“2022成都教育年度十大創新實踐案例”以及青羊區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全國首家初中學生成長指導站。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供圖
高素質教師隊伍正在形成。加強人才培養,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建成四川省教師教育實踐基地1個﹔“雛鷹”教師培訓開設教師專業發展課程100多門,助力300多名青年教師迅速站穩講台﹔先后實施三批次管理型人才儲備培訓計劃,量身定制培養課程,提供跟崗、“實崗”鍛煉平台,培養了近20位行政管理干部、10多位學術型管理人才。扎實推進學術建設,打造名優教師集群,成立校級學術委員會1個,建成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區級名師工作室15個、校級名師工作室8個。搭建教師展示平台,教師發展成果豐碩,3名教師課例入選獲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每年技能比賽、課題研究、論文成果省級以上獲獎近200人次,獲省、市、區各類綜合榮譽表彰100余人次,學校獲評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四川省周麗名師鼎興工作室成員風採。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供圖
高水平的均衡發展加快推進。學校主動踐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落實區委區政府“人文青羊·航空新城”戰略部署,高標准創辦成飛校區(九年一貫制)和弘文校區,兩所學校厚植石室聯中文化基因,堅持管理團隊統一、師資培養統一、教研活動統一、教育資源統一、教學評價統一等“五個統一”。兩年來,成飛校區(九年一貫制)育人環境更加友好,教育質量明顯提升,辦學水平顯著提高,正逐漸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弘文校區辦學半年以來,周邊老百姓對學校認可度高、滿意度強。
石室聯合弘文學校。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供圖
六個方面發力,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人民網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宋奕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彰顯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后,結合學校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建設情況,認為基礎教育學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強化“思政”教育,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運用各種資源講好“思政”課,強化課程“思政”、科創“思政”﹔積極探索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做好各學段“思政”教育的有效銜接,實現育人功能最大化。
二是細化五育並舉,構建高質量的課程體系。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站在“整體育人”的高度,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內容,構建高質量的課程體系,全面落實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是深化教學改革,追求高水平的教育質量。積極轉變育人理念,堅持素養導向,推進實踐育人、綜合育人、跨學科育人,深化育人方式變革,追求高水平的教育質量。
四是優化校本教研,構建高質量的專業支撐體系。深耕課堂實踐,不斷優化校本教研,常態化開展基於教學評一體化的校本研修活動,助推“雙新”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五是強化隊伍建設,打造高質量的專業教師隊伍。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六是擁抱AI,推動AI全方位賦能學校教育。積極推動AI進課堂,撬動課堂改革﹔借助AI技術助力師生減負提質,實現高質量、高效能的教育教學。
對標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要求,以深化推動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建設為契機,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人民網記者: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貫徹全國及全省教育大會的情況。
宋奕雲: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全校教職工大會等各種形式,切實提高教師政治站位,引導教師深刻領會教育的三種屬性,加強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認識,凝聚建設教育強省共識。自覺對標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要求,以深化推動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建設為契機,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深化雙新雙減落實,構建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育人格局,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進一步構建“順潤”教育實踐體系,持續優化學校治理,讓理念與制度相互融合,厚植“順潤”教育的肥沃土壤
人民網記者:站在新起點上,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的育人理念是什麼樣的呢?
宋奕雲:學校確立了“建成一所高質量、現代化、充滿幸福感,並持續追求人文與卓越的理想學府”的辦學願景,提出“為每一位孩子賦予追夢的力量”的辦學使命,明確“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健康身心、有卓越素養、有創新精神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目標。
為了實現學校辦學願景、辦學使命和育人目標,我們提出了“順潤”教育主張,“順”指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順應教育規律,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追求順性而育﹔“潤”指創設充滿關愛、尊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教育環境,用浸潤而非說教的方式,讓立德樹人在潛移默化中落地生根。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構建“順潤”教育實踐體系,持續優化學校治理,讓理念與制度相互融合,厚植“順潤”教育的肥沃土壤﹔深化課程改革,升級課程“菜單”,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愛和擅長點,優化“順潤”教育載體﹔積極變革育人方式,轉變教學方式,為“順潤”教育的素養生成助力加持﹔拓展學生活動體系,豐富“順潤”教育場景,讓更多成長可能發生﹔推進教師轉型發展,建設高質量專業化師資隊伍,推動“順潤”教育落地扎根。學校也將積極構建“順潤”教育的評價體系,診斷實踐中的問題,優化實踐方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