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兩會視點︱資陽:深化改革展新顏 奏響成渝新樂章

2025年01月21日10:1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1月2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省長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報告。報告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等被頻頻提及。

改革潮涌,萬象更新。從我國新能源機車(內電)領域的首張碳足跡証書落地,到西部唯一一個商業航天電磁發射研發基地奠基﹔從首個百億級項目——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建設開啟,到四川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資陽線正式通車運營……如今的資陽,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訴說著改革的故事,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改革帶來的活力與激情。

近年來,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浪潮中,資陽這座曾經“底子薄”“負擔重”“欠發達”的城市,以深化改革為筆,繪就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絢麗圖景。走進資陽,一股扑面而來的發展活力與改革氣息,十分強勁。

資陽主城區。資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改革驅動產業升級

鑄就資陽發展新引擎

“以前,真沒想到我們資陽能有這麼大的變化,現在的產業發展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入駐資陽中國牙谷的愛齊科技的相關負責人感慨道。該企業是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公司和全球隱形牙套發明者和開創者,隱形牙套產值排名全球第一。

近年來,隨著產業建圈強鏈的持續推進,資陽市的口腔醫療器械、交通裝備、清潔能源、食品輕紡等重點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一張張國家級、省級產業名片的培育與壯大,格外耀眼。

2024年,我國新能源機車(內電)領域的首張碳足跡証書花落中車資陽,標志著資陽的新能源機車產業在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方面走在了前列。

中國牙谷。資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同年,西南地區首發下線的民營商業運載火箭“谷神星一號”更是讓資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它改寫了四川航天領域“有彈無箭”的歷史,展現了資陽在商業航天領域的強大實力和無限潛力。

與此同時,西部唯一一個商業航天電磁發射研發基地在資陽落地建設,進一步奠定了資陽在商業航天領域的重要地位,吸引了眾多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關注與合作。

而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隨著四川省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資陽線正式通車運營,資陽成為川內首個進入“雙高鐵+地鐵”時代的地級市,縮短了與成都的時空距離,為融入成都都市圈、實現同城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交通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資陽首個百億級項目——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制造基地項目的開工建設,更是開啟了資陽光伏產業的新紀元,填補了資陽在光伏產業的空白。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資陽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屬國企改革。近年來,資陽將市屬國企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實施新一輪改革,突出“資本運營+產業投資”,形成“2+N”雁陣發展格局,推動市屬國企市場化、實體化轉型發展。

據統計,2024年1至10月,資陽市屬國企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四增一降”,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幅連續2年位列全省市州第一方陣,“領頭雁”資陽發展集團更是獲評“川企百強”第54位,較2023年上升9位,國有資本經營效益顯著提升,有力推動了資陽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科技與人才共舞

點亮資陽未來新希望

在資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共同推動著這座城市向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

“科技創新是資陽發展的關鍵,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資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培育新質生產力,資陽堅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整合設立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制定印發《資陽市“揭榜挂帥”科技項目實施和管理暫行辦法》,建立項目、平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機制,一系列科技改革舉措在資陽落地生根。

據了解,全省首個專注於商業航天發射技術的研發機構——資陽商業航天發射技術研究院的落地建設,以及全市首個飛地科創中心——成資協同創新總部基地的建成投用,為資陽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平台支撐。

位於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的零工市場。資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資陽通過開展主導產業、優勢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促成骨干企業與40余家市外高校院所、重點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建成22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有效促進了“專家與企業家”“成果與市場”的雙向精准對接,推動30余項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資陽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人才培養與引進方面,資陽也下足了功夫。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資陽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同時,資陽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來資創新創業。

如今,資陽已擁有“天府青城計劃”創新領軍人才1人、創業領軍人才2人,管理期內的資陽市創新領軍人才7人、省級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家3人。此外,資陽還推動青年科技人才擔任市級科研項目負責人的比例達到55%、入庫資陽科技專家庫的比例達到35%,為現代商用汽車、凱木口腔等企業引進急需緊缺的外國專家人才16人,積極助力企業解決技術生產難題,也為資陽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

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繪就資陽幸福新畫卷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資陽,這一理念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雁江區資溪街道桂花井社區的水巷子食堂裡,不僅飯菜種類豐富、價格實惠,而且60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有補助,不少老人正在排隊取餐。“這裡的飯菜很合口味,價格也便宜,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就餐的66歲居民羅德元笑著說,水巷子食堂的設立,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可口的飯菜,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關懷 。

在資陽民生領域的改革中,醫療改革無疑也是一大亮點。2024年7月,樂至縣童家鎮中心衛生院一位患者腹痛不止,需到縣城做膽囊結石手術。得知消息后,樂至縣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第一時間來到童家鎮中心衛生院完成了手術,實現了“病人跑”變“醫生跑”,有效解決了患者就醫難的問題,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就業是民生之本,資陽創新打造全省首個人力資源服務“線上園”平台,為求職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走進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的零工市場,市民吳女士正通過與AI數字助手“小顧”對話來尋找工作,不到10秒,“小顧”便迅速為她推薦了多個匹配崗位。

據了解,該零工市場可為居民提供就業招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多項服務,涵蓋多個領域、多種崗位,能有效滿足不同求職者的需求。僅2024年1—9月,資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9萬人,脫貧人口務工就業8.33萬人,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86.6%、居全省第6位。

此外,資陽還通過創新打造人力資源體系、健全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推動教育醫療等領域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真正實現以“小民生”推動“大改革”,繪就了一幅幸福美好的民生畫卷。

經濟的騰飛、創新的引領、民生的改善……回顧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進程中,資陽這座曾經默默無聞的城市,憑借著深化改革的東風,正從“底子薄”到區位、交通、生態優勢突出的成都都市圈城市、從“負擔重”到優勢產業特色鮮明的產業新城、從“欠發達”到充滿活力的創業城市。

未來,資陽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更多資陽力量。(房金)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