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③
王培民:堅持黨建引領吉利學院踐行高質量產教融合和數字化賦能的特色發展新路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現四川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要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的生動實踐,從2024年12月2日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與人民網四川頻道聯合推出“人民網聚焦四川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系列訪談”。敬請關注!
人民網成都1月20日電 (記者劉海天)近日,吉利學院黨委書記王培民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分享了吉利學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努力踐行高質量產教融合和數字化賦能的特色發展新路,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實踐、成就和願景。
貫徹新發展理念 融入新發展格局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近年來吉利學院高質量發展成就。
王培民:吉利學院是由吉利控股集團於1999年在北京創辦。2020年3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北京吉利學院整體搬遷至成都東部新區辦學並更名為吉利學院。4年來,學校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廳的關心支持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努力踐行高質量產教融合和數字化賦能的特色發展新路,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局。
吉利學院南門。吉利學院供圖
學校依托吉利控股集團產業資源,充分發揮“企業辦校,產教融合”的天然優勢,精准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校企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將教學質量標准與行業標准對接,將課程體系與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對接,將實訓課程與生產實踐對接。科學編制人才培養方案,著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協同推進。校企聯動開展課程設計,圍繞企業生產實踐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和實習實訓,將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融匯貫通。
學校著力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培養具有較強專業知識背景、工程實踐能力、符合行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學校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建設“汽車工程實驗實訓中心”“工業互聯網實驗室”“超算中心”等高水平實驗實訓室﹔高標准建設一批“實踐基地和產業學院”“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共享性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多維度的實習實訓及生產應用場所。
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實訓中心。吉利學院供圖
學校注重人才引育並舉,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提升科研服務產業的能力建設,設立了產業經濟與科技發展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吉利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學校重點圍繞汽車新能源、“三電”、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開展應用技術攻關和研發,組建了15個科研創新平台及科研創新團隊。2023年,全校師生發表SCI論文21篇,申請知識產權專利225項,獲批專利164項,發表計算機軟件著作權93項。學校排名位列校友會2024中國頂尖民辦大學第十名。學校獲准納入四川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機械工程學科入選四川省新一輪“雙一流”貢嘎計劃培育學科﹔車輛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基於汽車產業鏈“六雙”“六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課題榮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4門課程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思政示范課程、1門省級就業創業金課,立項建設校級品牌課程110門、校級一流課程36門。學校先后榮獲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獲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等100多項榮譽﹔2021年以來,學生累計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323項,其中全國(國際)獎項199項、省級獎項1124項。
專業課程——汽車構造實習。吉利學院供圖
吉利星車隊榮獲第七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全國二等獎。吉利學院供圖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人民網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王培民:吉利學院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學校辦學定位,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前瞻性,深刻理解教育綜合改革的歷史主動性。吉利學院全體教職工深感責任重大、意義重大、使命重大。
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廳的領導下,學校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將黨和國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方針政策貫穿吉利學院辦學治校和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刻理解“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深遠意義,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導全體師生員工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吉利學院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大思政格局的建設能力和水平。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一體推進,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全體師生員工進一步深化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強國先強教,強教先強師。學校按照“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的總要求,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先導,著力提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能力和水平。堅持人才引育並舉,鍛造一支聽黨話、跟黨走,政治理論水平高和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進一步夯實師資基礎。
學校按照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總要求,以培養基礎理論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著力探索構建應用型人才自主培養新途徑。探索構建了基於汽車產業鏈的“六雙六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六五四三二一”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正在探索構建“千人千面”綜合素質教育體系和雙創教育體系。
吉利學院人才培養研討會。吉利學院供圖
學校全面深化與吉利控股集團合作,著力探索實現學校與集團在教育鏈、產業鏈的對接發展,以“質量工程”與教學改革項目為抓手,錨定關鍵問題和重點環節,統合專業、課程、實踐、隊伍、評價各要素,努力探索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吉利方案”。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演講。吉利學院供圖
為教育強國、強省建設貢獻吉利學院力量
人民網記者: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吉利學院貫徹全國及全省教育大會的情況。
王培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全省教育大會的召開,為四川省加快建設教育強省,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發出了動員令。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廳的工作部署,學校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
一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堅定新時代辦學治校的政治方向。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政治維度、理論維度和實踐維度深刻把握我國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堅持三全育人,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吉利學院應有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吉利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吉利學院供圖
二是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聚焦新時代學校民生關切。學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暖心工程建設,為師生辦實事,努力解決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師生員工遇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增強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促就業、助創業作貢獻。
吉利學院聯合主辦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年會。吉利學院供圖
吉利學院迎新晚會。吉利學院供圖
三是堅決扛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學校制定“十四五”規劃,“對標競進、爭創一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堅持走高質量產教融合和數字化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持續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努力推動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產教融合、數字賦能工程,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以高質量產教融合助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
人民網記者:站在新起點上,吉利學院如何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走出高質量產教融合和數字化賦能的特色發展之路?
王培民: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立足學校實際,面向成渝地區主戰場,校企協同聯動,深化產教融合,服務產業發展。聚焦產教融合的“堵點”“痛點”“難點”和“關鍵點”,堅持總體謀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全面實施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機制優化與平台建設相結合,統籌推進產教融合“十大行動”,著力探索產教融合的機制創新,實施“三創”(創新、創業、創造)、實現“三實”(實際、實踐、實力),努力推動以高質量產教融合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高水平、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校夯實基礎。
新能源汽車綜合實訓課。吉利學院供圖
學校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產業,做強“數字化+”智能科技專業集群﹔發揮集團辦學、產教融合優勢,做優“數字化+”經濟管理專業集群﹔適應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特“數字化+”人文藝術體育專業集群。
目前,學校已初步建立“價值—組織—融合—共生—數智—成果”六維度的產教融合框架,聚焦構建“學科瞄准優勢行業、專業對接頭部企業、課程解決關鍵崗位問題、人才培養方案回應產業變革、數字鏈接線上線下場景、智力與人才輸出受行業產業歡迎”的辦學生態。構建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課程體系、實踐體系、評價體系和師資隊伍,整體辦學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支撐度明顯提升,面向產業的人才供給能力持續加強,支撐產業發展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基本形成以產教融合為主線的機制與制度體系。
學校緊緊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堅持黨建引領、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產教融合、數字賦能,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產教融合等內涵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為四川省建設教育強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