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四川南江趙岐華:棄城返鄉創業,引領鄉鄰共富

2025年01月17日18: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四川省南江縣,52歲的趙岐華一位鄉村振興的無畏開拓者。早年,一直縣城內奮力打拼,憑借著木料加工生意站穩了腳跟。然而,2023年,懷著對於家鄉熾熱的的眷念,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毅然決然的將事業的重心轉向家鄉,並承包百畝土地種植高粱,釀造地道的高粱酒,同時依托承包的土地種植特色農家蔬菜、開辦養牛場、發展特色家庭農場,為身處大山的當地村名提供諸多就業崗位,帶著大家不斷脫貧致富。

不在縣城當老板,返鄉創業助鄉鄰

趙岐華是公山鎮甘溪村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憶起往昔,家庭的貧困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來,為了給三個女兒創造更好的生活,撐起這個家,她毅然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艱辛之路。

憑借著吃苦耐勞和踏實肯干,不僅讓她在務工過程中積累了財富,更迎來了首次創業的良好的機遇。多年來,縣城裡開辦的木料加工廠生意紅火,讓她收獲了不菲的財富,也成功的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在生活富足之余,趙岐華心中始終縈繞著為家鄉做貢獻的念頭。她留意到,由於種地收益微薄,大批年輕人進城務工,村裡種地的大都是老年人,這些老人受限於身體素質與文化水平,種地面積有限。

經過深思熟慮,2023 年 10 月,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趙岐華帶著大半積蓄回到甘溪村,承包流轉了150畝撂荒地,用於種植起了高粱和高山蔬菜,還精心創辦了家庭農場。2024年7月,為了進一步擴充農場規模,在當地村兩委的支持下,又租賃了村上2畝地,建起了養牛場,目前棚裡已經養了70多頭大牛。同年8月,她又著手謀劃開辦釀酒坊,將家鄉的甘溪水以及種植的紅高粱好好結合利用起來。

創業期間,她一直聘請當地的脫貧戶、留守老人以及殘疾人在他們的高粱基地、養牛場、釀酒坊和家庭農場務工。同時,她積極探索“農業+互聯網+電商運營”的模式,不僅在網上推銷自家產品,還廣泛收購當地村民的農產品,將其賣到全國各地,助力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貼心幫扶困難戶,攜手邁上致富路

甘溪村留守老人彭大山感慨,“我把家裡的土地承包給了趙岐華,反正家裡也沒有那麼多的勞動力,承包出去,土地不會荒廢,我也能賺一筆承包費”。“農忙時,豐悅農場缺人手的時,也會優先喊我們去幫忙,每年的承包費和用工費,加起來都有3萬多。”

俗話說,一人走得快,不如眾人行的遠。40歲的村民熊道森,智力僅相當於小學生水平。家庭農場開辦以后,,他便一直在這干些簡單體力活。考慮到他識字困難,趙岐華耐心鼓勵:“不認識字沒事,我們慢慢記,數樹枝、掰手指都行,先從記數字開始,心裡得有數,別被人騙。”

趙岐雲帶著智力有缺陷、生活無法自理的女兒,也一直在農場干活。像這樣的暖心事例數不勝數。趙岐華不僅接納特殊人群工作,還主動把工作送上門。她表示:“對於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我們把豌豆、蒜之類的蔬菜送上門,想盡辦法讓他們收獲實實在在的價值感。”

趙岐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鄉村大地上書寫著動人的創業篇章,引領著家鄉人民一步步邁向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南江、孫琴琴、趙亦凡)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