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批堵點治理任務清單發布

人民網成都1月3日電 (記者郭瑩)1月2日,成都市交通治堵工作新聞通氣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成都市自2024年10月31日公布第一批堵點治理任務清單以來,各部門抓緊推進實施,多項任務陸續完成,相關點位通行效率得以提升。
近日,成都市根據12345熱線、網民留言等渠道收集的意見建議,聚焦反映集中問題,結合道路監測情況分析形成第二批次任務清單151項,其中堵點治理任務清單88項、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清單63項﹔進一步優化重點領域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完善社會監督長效機制,參照第一批次堵點治理任務模式,繼續以具體化、清單化、項目化、可視化方式推進交通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據悉,自第一批治理任務清單公布以來,成都綜合採取優化管理措施、建設工程改造、提升服務水平等多種方式,對一批“投入少、見效快”的交通堵點開展“一點一策”專項治理行動,多措並舉暢通市民送學路、通勤路。
截至2024年12月底,第一批63項堵點治理任務已完成42項,其中精細管理提能類26項、小微整治提能類16項,共退圍拆圍面積79592平方米,釋放車道49條,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26處,統力大道成新蒲快速路交叉口、劍南大道錦城大道路口等點位治理成效顯著,道路通行效率穩步提升。相較2024年9月,中心城區擁堵指數從1.38下降至1.31,治理點位周邊擁堵指數下降明顯,工作日機動車全天運行速度提升約4.3%(由37.3km/h提至38.9km/h),其中早高峰運行速度提升約6.7%(由34.2km/h提至36.5km/h),交通擁堵狀況持續得到緩解。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開門治堵”工作部署,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出行問題,提供更安全、通暢的出行環境,交通、交管、城管、住建等單位堅持問題導向,根據“12345”市民訴求、媒體平台網民留言、“五進”上門走訪等多渠道廣泛收集,結合日常檢測深入分析,按照“確有必要、立見成效、成熟可行、群眾可感”原則,結合工作實際形成第二批次共88項堵點治理任務和63項農村公路排危整治清單。其中,堵點治理任務計劃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17項、6月底前完成57項、12月底前完成87項,2026年底前全部整治完成﹔農村公路排危任務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與第一批次相比,第二批次任務清單范圍擴展至20個區(市)縣,點位全部來自市民集中反饋的意見建議,以點帶面,進一步鋪開全市交通治堵工作。
在本批次清單中,將日月大道、科華南路(錦悅東路至世紀城東路)、羊犀立交、武侯祠錦裡路口等關注度高、覆蓋面廣、反映強烈的關鍵點位納入治理任務清單。交管、城管等部門綜合採取優化交通組織、市政設施遷改、加快佔道施工撤圍等具體措施,靶向攻堅市民急難愁盼的交通擁堵問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據了解,成都市“斷頭路”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集中發展工業園區、跨行政區交界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長期制約城市路網發展,加之城市路網結構復雜、制約因素多,改造難度大,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嚴重影響片區道路通行效率。對此,住建、交管等部門“下決心”、“下深水”啃硬骨頭,多次會商研究比選后形成“一點一策”系統方案,結合施工安排先行將打通武青東五路、金爵巷、樂平四路、湖景五路、蜀江路等5條斷頭路,以及錦葵路、二環路西段項目工程改造納入第二批次堵點治理清單,擬通過加強毗鄰區域路網規劃銜接和建設用地保障,統一跨區域道路建設計劃、建設標准、建設時序,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逐一實施關鍵節點工程治理,疏通交通脈絡,暢通路網循環。
另外,成都市農村公路環境復雜多元,交通事故多發易發,管理線長面廣,安全治理難度較大。聚焦農村公路“路基橋梁損壞、邊坡垮塌、秩序混亂、設施損毀、視距不良”等問題隱患以及臨水臨崖、急彎陡坡、事故多發點位等重點路段,交通、交管等部門、相關區(市)縣按照“排查梳理形成清單、輕重緩急分批實施、系統治理消除隱患”的工作思路,採取“綜合整治、路基和邊坡整治、橋梁整治、交通秩序管理、交安設施完善”等措施,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排危整治,切實保障農村群眾出行安全。
成都“開門治堵”以來,通過多種形式納言獻策,集思廣益、眾治智治,致力於將“民生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截至目前,通過組織開展交通治堵“進社區、進醫院、進學校、進企業、進駐蓉單位”、“走進交警指揮大廳”、“交通治堵聽我說”等活動,以及12345熱線、領導信箱、媒體平台網友留言反饋等多種渠道,累計收到市民意見建議3200余件,其中已採納2800余件。此外,“開門治堵”金點子征集活動啟動以來,獲得市民廣泛關注,目前已有7萬余人次積極參與,1000余名市民踴躍發聲,貢獻多項治理城市擁堵優質建議﹔另有近6000名市民響應“預約通勤”號召,近7000名市民主動參加“私家車停駛”活動,通過錯峰出行、綠色出行等實際行動助力城市通勤效率提升,體現了成都市民強烈城市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對共建良好交通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下一步,成都將持續深入開展交通治堵“進醫院”“進學校”等專題活動,提升周邊停車場泊位利用率,加強交通及市容秩序管理,著力推進各項清單任務落地落實。同時,持續向各界交通參與者“問需、問計、問效”,建立交通“堵點數據庫”,系統收集市民建議訴求,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交通治堵工作中來,做好成果轉化,提升工作質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