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樂至:返鄉創業“新農人” ,蛋雞養殖富鄉鄰
“咯咯噠、咯咯噠……”12月21日,在位於資陽市樂至縣佛星鎮臨江社區的樂至縣紫鳳家庭農場有限公司,一排排標准化雞舍整齊劃一,一隻隻毛色鮮亮的蛋雞正在啄食、飲水,產下的新鮮雞蛋經過集蛋機自動收集后,被工人們分揀、裝箱,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尹發明觀察紫鳳雞。謝義攝
這個佔地逾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喂料飲水、撿蛋除糞、通風控溫等智能化設備一應俱全,由返鄉創業的“新農人”尹發明創辦。
2014年,在外打工21年的尹發明回鄉探親時,看到家鄉發展的機遇,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那個時候國家對返鄉農民工創業支持力度很大,再加上回老家發展可以照顧到家人,又能帶動周邊的老百姓,村上也很支持,所以仔細考慮還是回家鄉發展。”尹發明說。
尹發明查看雞蛋質量。謝義攝
剛起步時,尹發明從肉雞養殖開始,逐漸將重心轉向了蛋雞養殖。他認為,蛋雞養殖市場需求更為穩定,且養殖周期更長,能夠帶來更為持續穩定的收益。同時,他也看中了蛋雞養殖的高附加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鎮、社區的引導和扶持下,尹發明成立了樂至縣紫鳳家庭農場有限公司,並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興建了一座集仔雞培育、蛋雞養殖、蛋品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蛋雞養殖場。
正當尹發明憧憬美好的養殖產業未來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給了他當頭一棒。
“2022年有一次刮大風,把養雞場吹倒了,壓死了幾千隻雞,損失了40萬到50萬,當時一度想放棄,又仔細一想做都做了,還是要堅持下去。之后找親戚朋友借來錢修好大棚繼續再來。”尹發明回憶道。
天道酬勤。如今,在尹發明的苦心經營下,公司的養殖規模達到30000隻,每日產蛋量達到1.8萬個,成了佛星鎮乃至周邊地區的金字招牌﹔同時也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社區居民蔣秀芳就是其中之一。
“我每天就是撿蛋、喂雞、打掃衛生這些,還是很輕鬆的,而且尹老板對我們也很好,待遇也不錯,每月工資大概在3500元左右,家門口就能找到這樣的工作,還能把家人照顧到,還是可以的。”蔣秀芳說。
在鄉親們的眼中,尹發明不僅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雞司令”,還成了鄉親們的“致富帶頭人”,解鎖著更多農村發展的“致富密碼”。
尹發明說,現在公司的雞蛋基本都發往烏魯木齊、拉薩等地,市場行情很好,一年毛收入能達到500余萬元。對於未來的發展,他也有著自己的打算。
工人撿雞蛋。謝義攝
“如果有想學養殖技術的老百姓,我願意無條件免費提供,畢竟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真的富。”尹發明說,下一步,他打算在提高品質上下功夫,將產品打造成樂至的特色農產品品牌。(謝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