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大片”、建陽台花園……
成都一群年輕人為獨居老人“圓夢”

■ “一人戶”的獨居老人,一個聽起來似乎有些落寞的群體。可當真正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人生境遇,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方能深切感知到,他們歷經命運波瀾后的淡然和對生活的態度。
■ 今年6月,網絡上一則獨居老人在家去世多天后才被發現的新聞,引起了成都興蓉社區一群年輕人的關注。該社區作為典型的成都老社區,截至11月,有多達200多戶獨居老人。
■ 作為社區合伙人,成都自然先森城鄉規劃設計公司(以下簡稱:自然先森)的17名年輕人在詳細了解了老人的生活、身體狀況及當前的困難后,決定收集老人們的“心願”,實現他們的“夢想”。據悉,從今年9月至今,已經實現了轄區內60多位老人的心願。而這個行動,還在繼續……
老人:
我盼著能有個陽台小花園
“我一直喜歡種花,可現在年紀大了,拄著拐杖走不遠,家裡陽台上堆滿了空花盆。我就盼著能有個小花園,種上各種各樣的花。”今年夏天,八十多歲的顏大爺向自然先森主理人李敏子說。
在興蓉街上,有一家門口擺滿花的沏茶坊,居住在附近的顏大爺每次路過這裡都要駐足觀賞,擁有一個花園一直是他的夢想。為了幫助老人實現心願,李敏子和其他年輕人一起,開始了搭建花園的行動。設計花園的布局,購買泥土、盆子等材料,選購容易存活的植物……在年輕人們搭建花園陽台時,顏大爺也上來搭把手,“有事可做”讓一直獨居的老人開心不已。
生活得以豐富,精神得到滿足,在年輕人幫助他實現願望后,顏大爺變得開朗了許多,每天都會出來溜達,或者到社區沏茶坊找幫助過他的年輕人聊天,點一杯年輕人愛喝的咖啡,和大家一起聊聊自己的崢嶸歲月。
“一開始,我們只是想到可以順手幫他實現這個願望,后來慢慢覺得,可不可以聚焦到其他老人身上呢?”團隊成員李楊告訴記者,顏大爺的事情讓他們受到了啟發,帶著如何更好地關注獨居老人這一疑問,大家進行了走訪調研,發現一半的老人都喜愛種植花草,於是順著顏大爺的夢想,開啟了關注轄區獨居老人的計劃。
在這個過程中,社區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為推動此事,社區網格員、院委會等也陸續參與了進來,他們與李敏子團隊一起走訪社區獨居老人,探尋老人們的需求。
現在,每次出去收集夢想,都會有一支“大部隊”出動。為了打破老人的顧慮,社區網格員先上去表明身份,隨后年輕人們跟老人聊家常,再由老人說出自己的夢想。大家把老人們的願望一一記錄下來,多方聯合起來解決。
轉變:
從門縫看人到歡迎再來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老人由於長期獨居,焦慮感比較嚴重,格外排斥陌生人造訪。在收集夢想的過程中,大家也屢屢碰壁。
在李敏子和辛詩雨的講述中,她們都提到了一位薛奶奶。她們第一次探訪薛奶奶時,薛奶奶隻給她們開了一個小小的門縫,老人非常戒備地從門縫裡看著兩人,一副隨時都可能把門關上的架勢。“我向薛奶奶介紹我們的來意,問有沒有什麼需要時,薛奶奶直接說:沒有,不需要。”辛詩雨說。
自我介紹、講來意、講家常……為了讓老人放心,幾個人在門口磨破了嘴皮,還是以失敗告終。不氣餒,兩人第二次、第三次上門時,薛奶奶的態度有了一定的轉變。當李敏子一行小心詢問了薛奶奶曾經的工作、她的過往之后,老人似乎稍微放下了戒心,主動邀請眼前站了很久的年輕人進家裡作客。
進去后,大家發現薛奶奶的書架上擺了很多關於中醫的醫書。“我們想找點話題,就和薛奶奶說自己身上哪兒不舒服,問她有什麼辦法。”辛詩雨說,沒想到這個話題成功打開了薛奶奶的心門,她不僅給年輕人們提供了養生建議,還說到了自己的夢想。薛奶奶說自己年輕時在醫療行業工作,現在年紀大了,常常感到孤獨,每天不知道該做點啥。
大家把這個心願記錄了下來。離開時,薛奶奶依依不舍的,還邀請年輕人們有空再來。“過了不久,我們專門為薛奶奶辦了一場中醫主題分享會,邀請她來給大家分享她的中醫世界。”李楊說。
夢想:
有心願,也有現實需求
記者注意到,老人的夢想,有的是以前想過但沒實現過的,有的則是一種現實需求。
比如轄區內80多歲的黎大爺,與他同住的是其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老人現在缺乏自理能力,不能走路,需要有人攙扶照顧。走進他家,明顯感到氛圍是陰沉沉的。
“我們第一次走訪時,黎大爺和他女兒對我們的到來沉默少言,但我們問她喜歡種花嗎?她的眼睛裡立即露出了亮光。”李敏子回憶,當他們第二次走訪黎大爺家時,一家人高高興興地與年輕人一起打造花園。
此外,黎大爺還想拍一組現在非常流行的OOTD(當日穿搭)時尚大片。戴上搞怪的眼鏡、系上時尚的絲巾、翻出塵封的大衣,在年輕人的幫助下,黎大爺的一張多巴胺靚照就出爐了。
“我的心願是有人來幫我收拾一下屋子。”轄區內92歲的文奶奶家裡堆滿了廢紙箱和各種過期保健品,床鋪被雜物佔了一大半,整個空間找不到落腳的地方。而且由於雜物長期堆積,屋子裡散發出濃濃的霉味。
為了幫助文奶奶實現心願,年輕人們聯動社區,一起為文奶奶歸納整理。經過反復的“斷舍離”,同時將長期裸露在外的衣物、藥品等放入年輕人們為其准備好的收納櫃裡,現在,文奶奶家干淨整潔多了。
進展:
獨居老人在增多,追夢計劃將持續
李敏子告訴記者,自然先森作為興蓉社區的社區合伙人,目前有17個成員。所謂“社區合伙人”,就是一個社區吸納個人、組織等一起參與基層治理的團隊。興蓉社區目前有200多名合伙人。
從今年9月至今,自然先森的年輕人們已經收集了轄區內60多位老人的心願,而這些心願也在轄區各界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的聯動下慢慢實現。李敏子告訴記者,由於轄區內獨居老人在增加,這個追夢計劃也將持續進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