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元中都
元中都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挂牌。
消失的都城
主體工程已完工
40年后廢棄“圮毀”
公元1307年六月初二,元朝第三位皇帝武宗海山在即位后的第12天頒布詔書:“建行宮於旺兀察都(元中都)之地,立宮闕為中都。”元朝的第三座都城建設拉開序幕。公元1308年七月初六,“旺兀察都行宮成。立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元史•武宗本紀一》記載了在元中都開工建設一年零一個月后,主體工程完工。但其后仍有在公元1309年修建宮城角樓,1310年修建外城牆的相關記載,說明相關附屬工程仍在建設中。公元1311年,隨著元中都的締造者武宗皇帝離世,中都的工程建設戛然而止。
當年元中都建設完成了規劃藍圖的幾成?這一直是個歷史之謎。根據近40年來的考古發現可知:元中都宮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垣已完備,宮城一號大殿、宮城南門、皇城南門等軸線建筑已建設完工,城內道路、水系、重要建筑基址已完成,也就是說,元中都的主體工程已完成,達到了接待皇帝駐蹕的條件。據文獻記載,在元中都停建后的公元1323年、1326年、1329年,泰定帝等3位皇帝先后至元中都狩獵或做佛事。這從側面印証了元中都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
元武宗為何要詔建中都?可以說“沒有元武宗,就沒有中都城”。元中都所在的張北地區是蒙古高原通向華北平原的要塞,是元大都的安全屏障﹔同時該地區是元朝兩都巡幸的重要節點,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可以說,選擇在張北建中都,是經過了多重認真考量后的選擇。
公元1352年,也就是元中都停建40年后,監察御史周伯琦扈從元順帝返回大都經過元中都舊址時記載:元中都“今多圮毀,大駕久不臨矣”。隨后的文獻中,“元中都”逐漸消逝。明代文獻稱此地為“沙城”,清乾隆二十三年的《口北三廳志》首次提出“沙城”可能是遼代的“北羊城”。1986年,張北縣文化館將刻有“北羊城遺址”的文物保護標志碑立於現在的元中都遺址所在地。
發現元中都
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相套
建筑圍繞中軸線東西對稱
現在的元中都遺址,被張北縣饅頭營鄉魏家房、積善村和淖沿村環繞。1981年,張北縣第一中學教師尹自先首次對這座傳說中的遼代“北羊城”提出質疑,認為“此城實為元代中都城遺址”。隨后,當地的文化部門也進行了考察,發表的《河北省張北縣白城子古遺址調查簡報》中指出“此城當為元中都”。
1998年至200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及市縣文物部門,對元中都遺址的宮城、皇城、外城進行了考古調查和重點勘探。這是首次從考古學角度明確了元中都的規模、布局和營造方式。
勘探結果表明:元中都遺址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相套而成,方向177度。宮城平面呈南北縱長方形,精確測算的結果為:東牆603.5米、南牆542米、西牆608.5米、北牆548.8米﹔四面城牆中部各有一城門。在宮城內一共發現32座建筑基址,一號殿址規模最大,位於中心位置,其余31處基址圍繞一號大殿。整體布局基本呈東西對稱分布。
皇城的平面布局同樣為縱長方形,皇城牆與宮城城牆平行。西牆最長,北牆最寬。東、北、西分別有兩道短隔牆與宮城相連,四面城牆中部各有一城門,皇城內發現建筑基址3處。
元中都的外城平面基本為方形,城牆保存較差,僅有數段微高出地表的土壟。經過勘測可知,外城牆四邊長度分別在2881至2964米之間。外城內僅確認分布散落的建筑基址20處。
重回人們的視野
考古發掘在20多年前開始
出土大量皇家專屬遺存
1998年第一次著手發掘時,考古人員在元中都城內選擇了5處地點,分別為宮城一號殿址、宮城南門、皇城南門、宮城西南角樓、宮城南牆一號排水涵洞。宮城一號殿址規模宏大,平面呈工字形,南北通長101.1米,東西最寬49.2米,由上下兩層台基組成。上層台基上的建筑從南向北分別為月台、前殿、穿廊、后殿、東西夾、香閣等6部分,下層平台共有7條上殿道路。宮城南門位於宮城南牆中部,是宮城正門,結構為殿堂式“一門三道”。
宮城之外還圍繞著皇城。此次還發掘了位於皇城南城牆中部、與宮城南門相對應的皇城南門,其結構為牌坊式“一門三道”。宮城南牆1號排水涵洞截面為方形,以大石塊壘砌,由底部鋪地石、東西兩壁、頂蓋、鐵柵欄4部分組成。
此次考古發掘出土漢白玉螭首、牡丹龍紋角柱、寶裝蓮花柱礎、龍紋琉璃瓦當和滴水、屋脊琉璃走獸等大量皇家專屬遺物。值得注意的是,發掘出的宮城西南角台為曲尺雙向三出闕形制,是目前考古發掘角樓的孤例。
至此,通過考古發掘與文獻資料互証,專家們確認了張北縣“北羊城遺址”確為元代第三座都城——元中都遺址。此次考古發掘榮獲“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消失的元中都終於重回人們的視野。
持續的發掘
不斷清理出新的基址
發現元中都時期御用酒坊
目前,圍繞著元中都遺址,還有許多關鍵性問題尚待考古工作解答。比如:元中都遺址宮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垣內建筑基址的整體規模與布局?三重城垣的城門及各城垣內外道路、水系等如何分布?通過探尋外城牆的保存現狀,能否確定其規模與營造方式……2021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市縣文物部門制定了《河北省張北縣元中都遺址考古工作計劃(2022-2026年)》並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實施。除全面厘清元中都遺址的布局和沿革等關鍵性問題外,這個五年考古工作計劃還要求對元中都外圍區域開展重點勘探,明晰元中都營建和使用時期的生活區、手工業作坊、墓葬區等相關遺跡分布狀況,復原元中都的營造過程和使用沿革情況。從聚落考古視野,對元中都外圍的山脈、河流、同期城址、交通路線等開展專項考古調查,探索元代都城的選址、規劃和營造等理念和制度,為元中都考古遺址公園整體保護和展示利用提供科學翔實的考古資料。
現在,2022年至2024年度考古工作已完成。
2022年,在元中都宮城一號殿址東北側清理了3座建筑基址,考古工作者將其編號為JZ2、JZ3、JZ4。坐北朝南的JZ3、JZ4規模和形制完全相同,推測二者為單層歇山頂式建筑,屋頂有琉璃剪邊裝飾。JZ2平面為正方形,應為單層亭式建筑。考古出土了各類琉璃為主的建筑構件,主要有黃綠釉鴟吻、綠釉獸頭、黃綠釉龍紋瓦當、黃綠釉龍紋滴水,以及少量灰陶龍紋方磚、銅構件、鐵器、瓷器殘件等。根據清理遺跡與出土遺物綜合分析,JZ2、JZ3、JZ4應為服務於元中都一號殿址的重要附屬建筑。
2023年發掘清理的宮城東門內側JZ7是一處院落。根據發現的房址、鋪磚面、灰坑、溝、路、柱洞、灶等遺跡判斷,其使用過程可分為兩期:第一期時間約為公元1307至1329年,也就是元中都營建並作為行宮使用時期﹔第二期時間約為公元1330至1368年,即不作為皇家行宮后延用時期。這時,除繼續延用原建筑外,在大殿外圍另建造了多處小型房屋,修筑了圍牆和院內道路,形成封閉式院落,而作為兩期遺存主體建筑的JZ7大殿整體格局未變,存在明確的延用關系。有意思的是,發掘出土典型標本中,除瓦作類建筑構件外,還出土有較多瓷器,如卵白釉印花龍紋高足杯、元青花龍紋高足杯、釉裡紅玉壺春瓶、白釉“內府”款梅瓶、絞胎瓷碗盤等,分別來自景德鎮、霍州窯、渾源窯、龍泉窯等。綜合考古、文獻和科技檢測,可確認JZ7應為元中都使用時期的制酒作坊。
最新的成果
已經可以描述出
宮城東半部建筑布局和營造方式
2024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宮城一號殿址東側的JZ10和JZ11。
坐東朝西的JZ10面向宮城一號殿址。柱網結構為面闊七間、進深三間﹔JZ11則坐北朝南,柱網結構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處遺址皆前出月台,建筑復原同為單層歇山琉璃剪邊式屋頂。在這一片區域,仍出土有黃綠釉鴟吻、獸頭、龍紋瓦當、龍紋滴水等各類琉璃建筑構件。根據基址的位置、營造方式、出土遺物等分析,JZ11是與宮城一號殿址關系密切的高等級禮制性建筑,JZ10是服務於一號殿址和JZ11的重要建筑基址。
通過近3年考古工作,元中都宮城東半部重要建筑基址的數量、形制、規模與營造方式等基本明晰:宮城東半部共有重要建筑基址13座,根據遺跡和遺物可分為3個等級:第一等級為JZ11,緊鄰宮城一號殿址,為僅次於宮城一號殿址的重要禮制性建筑,平面方形,南向。第二等級為JZ3、JZ4、JZ10,為服務於宮城一號殿址的重要附屬建筑,其中JZ3和JZ4為南向,JZ10西向,各基址均朝向宮城一號殿址。第三等級為中東部的JZ7、JZ9以及東南和東北部的其他7座基址,與一號殿址相距較遠,為次級服務機構,其中JZ7坐東朝西,為元中都的酒坊所在地。
一座“理想之城”
3重城垣、中軸縱穿、左右對稱
提供了珍貴的元代皇家建筑、藝術標本
元朝11位皇帝中,有5位皇帝曾駐蹕元中都﹔武宗海山家族共有7位皇帝,統治元朝63年。可以說“一座元中都,半部元朝史”。
元中都是繼哈剌和林、上都、大都之后修建的第4座蒙元都城。先於中都建設的元大都,曾被認為是高度體現《周禮•考工記》理想城市規劃的實例。但通過勘測可知,元大都宮城和皇城的修建受到了自然地形、水系和既有金代建筑的影響。而元中都為平地起建的新城,由3重城垣組成,中軸線從外城、皇城、宮城中部縱穿,宮城內建筑呈前朝后寢、左右對稱分布,其形制、規模和布局是對前三座都城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其模式比元大都更接近中國理想都城的規劃。
元中都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開始展現出了考古、歷史、建筑、藝術等多重學術價值:元中都遺址是結構保存最完整、時代最明確、晚期破壞最少的具有紀年意義的元代都城。元中都不出闕的宮城南門、簡易式皇城南門、三出闕式宮城角樓等均為中國蒙元都城建筑中的孤例,體現了中原傳統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在建筑考古中的融合與創新。元中都展現的都城布局、前朝后寢合二為一的工字殿、精美的漢白玉構件、各式龍紋裝飾物等,都為元代城市、建筑、藝術等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研究標本。
在2022年至2024年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多件元青花龍紋高足杯等高等級瓷器,對元代宮廷用瓷制度研究有重大價值。
元中都是完整呈現中國傳統都城形制的理想標本。以其作為基石和紐帶,可將元代都城考古研究提升至全新的水平。
作者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元中都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
延伸閱讀
與哈刺和林、元上都、元大都等蒙元都城遺址相比,元中都遺址保存最完好、時代單一、后期破壞最少。其發現是我國城市考古特別是元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被評為“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1年,元中都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延伸閱讀
《周禮·考工記》的《匠人》篇是中國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系統的城市規劃理論文獻,其對中國古代理想都城規劃的核心內容為:“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黃信表示,中國古代都城的規劃發展經歷了夏商西周雙城垣、東周多模式、秦漢多宮雙城垣、曹魏兩晉單宮軸線雙城垣、北魏至隋唐單宮軸線三城垣、遼上京規制與北宋東京模式等階段,其中元代都城上承宋金,下啟明清,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