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更好滿足民生新需求 積極開辟產業新賽道
12月13日,四川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銀發經濟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老齡事業與銀發產業協同,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開辟產業新賽道,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更好滿足民生新需求,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施小琳指出,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康養和旅游重要目的地,老齡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發展銀發經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回應廣大老年人和家庭期盼的具體行動。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加強前瞻性科學性謀劃,搶抓機遇、精准發力,積極發展銀發經濟,持續增進老年人福祉。
施小琳強調,要加強頂層設計。著眼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綜合分析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系統謀劃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立足四川省比較優勢,找准切入點著力點,在“應為”“可為”的產業領域精准發力﹔把握老年人支付和消費特點,厘清保障責任,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和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強化改革創新,深化養老金融、保險等領域改革,創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激發潛在需求,更好支撐產業發展、便民惠民利民。
施小琳強調,要協同推進重點工作。集成各方資源建立研究團隊,及時跟進掌握市場需求、發展趨勢、技術前沿等新情況﹔持續完善產業圖譜,聚焦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有針對性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拓展應用場景﹔加強要素統籌,集中資源力量支持優勢區域建設一批重點承載平台,打造各有側重、差異化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堅持開放發展,完善激勵政策,加快引育壯大市場主體和人才方陣﹔完善綜合監管體系,加強產品、服務、質量、安全等監管,制定完善標准,落實監管責任,推進立法工作,切實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推動銀發經濟行穩致遠﹔深入實施“銀齡行動”,引導老干部、老專家、老教師等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青少年關心關愛等工作,實現老有所為。
施小琳要求,要深入實際“解剖麻雀”,完善工作舉措,推動重點領域盡快取得實質性突破。聚焦優質供給,在適老化改造、生物醫藥、智慧安防、康復輔具、定制旅游、老年培訓等方面推出一批標志性產品和服務,建設一批嵌入式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老年大學社會培訓點。聚焦資源鏈接,辦好高水平展會活動,打造一批常態化“線上+線下”資源匯集、成果展示、供需對接平台。聚焦主體和人才,引育一批企業總部、優質品牌和服務機構,落地一批重點產業項目,集聚一批有愛心、懂專業、善創新優秀人才隊伍。
省委常委、副省長普布頓珠主持會議。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和成都市、攀枝花市、涼山州發言。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