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賡續川菜文明 譜寫互鑒新篇”——2024“李調元”川菜文明對話活動舉辦

2024年12月13日16:4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12月12日,“賡續川菜文明 譜寫互鑒新篇”——2024“李調元”川菜文明對話在德陽市羅江區李調元紀念館舉行。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會長邢穎,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后強,德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成鋼,羅江區委書記黃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盧一,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飲食文化專家工作委員會主席杜莉出席活動。

吳成鋼在講話中指出,羅江作為四川歷史文化名城——李調元故裡,擁有豐富的川菜文化底蘊。特別是《醒園錄》作為川菜發展史上第一部菜譜,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本次對話活動既契合第七屆世界川菜大會主題,也賦予了調元故裡不一樣的意義價值。希望大家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好李調元故裡優勢,傳承弘揚調元飲食文化,深化資源整合對接,創新服務產品供給,努力形成更廣合作空間、促成更多合作機會、實現更大的合作成果,持續激發消費新動能。

杜莉做主題演講。羅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杜莉以《弘揚調元飲食文化 促進川菜傳承創新》為主題,分別從“指引川菜交流融合”“豐富川菜文化內涵”“助力川菜傳承創新”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深刻剖析調元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價值,並分享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傳承與創新讓調元飲食文化煥發生機與活力的方法和路徑。

現場進行了《醒園錄》菜譜演繹。熱鍋、燒油、翻炒……兩位大廚動作連貫、一氣呵成,依據《醒園錄》菜譜,現場制作了紋江鱖魚和金面子兩道經典菜品。當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呈現在眾人面前,透露出當代對川菜文化的傳承和烹飪藝術的理解。

活動現場。羅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李調元歸隱醒園后,專注於著述、藏書,研究戲曲、美食,著有《醒園錄》《童山全集》《雨村曲話》等文學作品。會場嘉賓現場朗誦了李調元代表作,共同感受李調元對生活的理解感悟和對美食的價值認知,引起大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共鳴。

隨后,對話嘉賓圍繞“川菜文化賦能產業發展”核心話題,共同研究梳理川菜文脈,將川菜文明與川菜企業經營有機結合,為川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李調元在川菜川劇傳承方面起到了裡程碑作用,是羅江文化歷史長河的明珠。”羅江區委書記黃琦表示,“接下來,羅江將在傳承川菜川劇文化的過程中,以文化傳承政策為引領,進一步細化機制體制,形成政府、企業、市場三方合力,打造李調元的文化IP,以包容開闊的胸懷集各家之長,傳承好發揚好川菜川劇文化。”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近現代川菜相當“年輕”,它的歷史大概隻有200年左右。這背后,就離不開《醒園錄》—第一部川菜菜譜,而德陽市羅江區就是《醒園錄》的誕生地,也是其作者“川菜川劇之父”李調元的故鄉。近年來,羅江區高度重視李調元川菜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傳承,參考《醒園錄》菜譜記載的制作方法,研發了金面子蒸豬頭、清蒸羅江鱖魚、羹堂獅子頭等50余道特色新菜,同時大力發展現代食品產業,現有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戶,擁有樂明食品、老灶煮、迪怩司等一大批食品領域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2024年1-10月主營業務收入達62.5億元。

德陽市羅江區商務經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借助世界川菜大會的寶貴舞台,積極傳承李調元川菜文化,一方面高水平建設‘川菜非遺傳習基地’,推動調元菜系傳承創新發展。另一方面,學習借鑒《醒園錄》記載的傳統技藝,努力開發更多符合現代消費者口味和需求的新菜品、新產品,並將其融入到現代食品產業的生產中。”(劉靜)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