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旅游集團20強”發布
旅游強國建設增添生力軍

近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期間發布了《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4》、“2024中國旅游集團20強”、中國旅游業先鋒力量Top10以及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投資創業范例、新質生產力賦能旅游集團創新范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地方范例。與會的中央和地方旅游集團、旅游企業、文化和旅游系統代表圍繞論壇主題“旅游強國 責任擔當”展開研討。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大國內旅游市場,成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中國形成了旅行社和旅游平台為代表的旅行服務商、星級飯店和品牌酒店為主體的旅游住宿商、旅游景區和度假區為支撐的旅游接待商以及海上郵輪和內河游船、旅游專列、旅游包機、汽車租賃、旅游演藝等新業態相互支撐的旅游產業體系。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中國旅游業正在從資源依托和要素投入的自然增長模式,走向產品研發和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世界一流旅游企業是旅游強國的重要體現。中國旅游集團、華僑城集團、首旅集團等20家旅游集團入選“2024中國旅游集團20強”名單。
《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4》指出,旅游集團持續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推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現代化轉型,融合創新培育新業態,堅持綠色發展,開展國際旅游交流合作。
在“旅游投資與產業創新”圓桌對話上,與會代表就強化文旅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創新企業發展理念、培育特色品牌等話題進行探討﹔在“旅游企業與城市發展”對話會上,與會代表就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科技和數字化技術賦能旅游業發展以及進一步促進旅游消費等話題展開研討。
成為文旅融合樣本
戴斌表示,旅游企業應持續推進文化創造與旅游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藝術下沉、旅游向上的新發展格局。中國旅游業先鋒力量Top10是旅游創新推動文化創造的典型樣本。陶文旅集團長期堅持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引入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創,也吸引了千萬游客到訪。已成為當代文藝生活創造者的阿那亞集團,不僅建有海邊圖書館等項目,還舉辦了詩歌節、戲劇節、海浪電影周,助力小眾藝術走向大眾生活。
中國旅游集團近年來在區域發展上不斷創新,聚焦中西部旅游資源富集地區,推出一系列酒店,運營大理洱海的生態廊道等一批新的有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通過優質產品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同時,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旅游場景的應用。
華僑城集團深入推動融合發展,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推動多個景區的持續創新迭代。今年以來推出了《敦煌歸來》《孔子》等優秀傳統文化精品劇目,深挖雲南特色文化,打造《野象谷》《飛向星球》等劇目,豐富了昆明世博園等景區的文化體驗。同時堅持科技賦能文旅,已研發20余種100余台(套)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高科技互動文旅裝備。
首旅集團走文商旅融合發展之路,創新文化內容賦能旅游項目,打造游客喜聞樂見的文旅新場景。今年,首旅集團在北京園博園舉辦了燈會,多場特色文化活動精彩呈現。此外,首旅集團緊跟“演出+旅游”的融合熱點,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和體驗,受到游客好評。
拓展出入境游市場
戴斌認為,培育世界一流旅游企業,要與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世界級旅游線路等相結合。
中國旅游集團非常重視國際旅游的發展,在做優傳統出入境游業務的同時,挖掘旅游產業鏈的文化屬性,探索打造交旅融合的新業態,運營了中國首列跨境旅游列車“星光·瀾湄號”,昆明發車,跨越北回歸線,到達老撾萬象,游客可以一路領略沿途的秀美山川、多元文化和民俗風情,這條線路有力推動了中老文化旅游的互動交流。
攜程集團持續發力國際旅游市場,今年海外機票、海外酒店的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60%。目前,攜程在39個國家和地區為游客提供24種語言服務,幫助他們預訂豐富的中國旅游產品,上線中國旅游指南,為海外游客提供中國旅游攻略,實現說走就走的中國之行。同時,攜程集團在國內多個城市設置多個外幣兌換點,在數十個熱門景點設置國際化售票機。
新疆文化旅游投資集團以創新供給滿足需求升級,提升新消費的潛能,利用區位優勢,開辟出入境旅游精品線路和短途游、跨境自駕游、邊境游等特色產品,開展旅游專列游新疆活動,拓展沙漠游、探險游、登山游、科考游等特種旅游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