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眉山彭山持續擦亮文化“名片”推動文旅融合
露營游帶動消費新熱潮,精彩演藝帶來沉浸式新體驗,文旅新產品頻出,景區新業態頻現……今年以來,眉山市彭山區堅持以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蜀中文博新高地為建設目標,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高優秀文旅產品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擦亮“彭祖長壽”“江口沉銀”文化名片,因地制宜布局“一山一江一鎮一館一街區”文旅融合體,全力打造“一江兩岸”文旅集群,繁榮文化事業、壯大文旅產業。
緊扣傳承保護 繁榮文博事業發展
近年來,“文博熱”不斷升溫,博物館等文博場館成為游客的熱門打卡地。位於彭山區兩江交匯處,全國唯一一座金銀器主題博物館——江口沉銀博物館正在加速建設。
走進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天圓地方”造型的獨特建筑佇立在江邊,場地內擺放著各種施工材料,現場施工人員正忙著將運入的材料進行裝卸。據施工方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目前已完成外立面及玻璃採光頂施工,正在開展室內裝飾裝修及展陳深化設計,預計2025年6月建成開館。
江口沉銀博物館建設現場。翁光建攝
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總投資約8.5億元,博物館及配套設施項目佔地200畝,其中博物館佔地60畝、建筑面積3.63萬平方米,包括出水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標本庫建設工程等,展陳面積約7800平方米。
據了解,清代以來的文獻中,多記載明末大西軍領袖張獻忠曾沉銀於此,民間亦有“石龍對石虎,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的傳說。自20世紀20年代起,彭山江口鎮附近便不斷有珍貴文物浮出水面。經過6期考古發掘,江口沉銀遺址已累計出水文物7.6萬余件,這一科學發現不僅証實了傳說的真實性,更揭示了明代歷史的豐富層面。
江口沉銀博物館建成后,不僅將再現張獻忠逃亡線路、江口沉銀情景,也將展出冊封妃嬪的金冊、蜀王金寶、蜀世子寶以及西王賞功金幣等珍貴文物,成為一個集教育、研究、旅游、活動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專業博物館、成都都市圈文化新地標和全省水下考古科普基地。
不僅是江口沉銀博物館。如今,彭山區正積極推進江口崖墓博物館、江口古街歷史建筑、壁山寺等保護修繕,形成文物遺址遺跡聚合效應,讓文化遺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快江口沉銀博物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岷江尖子山航電、江口水鎮、武陽裡特色文化街區等項目建設,提檔升級彭祖山景區,打造‘一江兩岸’文旅產業集群。”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擦亮“長壽”文化名片 留住更多游客
眼下,露營“經濟”正持續升溫,成為不少人閑暇時間的首選活動。在旅游需求趨勢和休閑消費模式的共同驅動下,露營市場的機遇被無限激發。如何抓住機遇,結合生態環境優勢,融合本地文化資源,不斷探索出豐富多元的消費新場景?在彭祖山風景區,就能尋找答案。
位於彭祖山風景區的“星壽野營”露營地,青山連綿,小到飲料、餐具,大到帳篷、桌椅等,都被搬到了森林間。曲折蜿蜒的石板路,把一頂頂精致的帳篷和泛著粼粼波光的池塘分在兩側,恰到好處,游客們三五成群在此靜靜享受冬日午后的愜意時光。
彭山區彭祖山風景區。翁光建攝
彭祖山是中國傳說中八百歲壽星彭祖及其女兒修身之地,也是世界長壽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位於“長壽之鄉”彭山區東北部,山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每日前來參觀和體驗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近年來,彭山區做深做透“文旅創新發展”大文章,挖掘更加個性化、精品化需求的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持續擦亮“彭祖長壽”文化名片。今年國慶假期,彭祖山風景區緊抓時興的“露營經濟”,以“露營+養生”解鎖新活動形式,豐富景區業態,深受年輕群眾歡迎。在這裡,游客們不僅可以燒烤、垂釣、騎山地車,還能爬山、祈福、品長壽宴,感受彭祖養生文化的魅力。
山上一片風景怡人的“綠野仙蹤”,山下一座古香古色的養生小鎮。位於彭祖山腳下的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其地處府河、南河二河的交匯處,故名江口,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集鎮。
江口古鎮。向慶淼攝
青石板路、低矮的民居、古老的店鋪,街道兩旁雕花門窗、青磚黑瓦……一切都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氣息。游客們沿彭祖山而下,總會選擇在古鎮裡逛一逛,品嘗彭山特產長壽漂湯和甜皮鴨。
“玩一天下來感覺很充實,不僅可以爬山逛古鎮品美食,還能沉浸式感受彭山的長壽養生文化,真的不虛此行。”來自成都的游客汪磊滿意地說。
打造多元場景 激發文旅消費熱情
觀江覽景、拍照打卡、美食美味……12月7日傍晚,從彭山區岷江大橋步入濱江大道,眼前,一湖碧水,落日余暉,音樂輕緩,人來人往,熱鬧不失風情。
一路上,各色餐飲行業聚集,盡管天氣日漸寒冷,這裡依舊人氣旺盛。“在這兒用餐很愜意,江邊夜景很美,還能遠遠看見岷江大橋被璀璨燈光點亮,別有一番意境。”市民陳莉說,每當有外地朋友來彭山游玩,她總會選擇這裡作為招待的首選之地。
除了濱江大道,位於彭山主城區的南巷慢街、希望城美食廣場、紅星夜市、彭溪河夜市等地同樣人頭攢動。隨著夜幕降臨,多種形式的夜產品在彭山大街小巷亮相,夜市、街區呈現一派熱鬧繁華景象。市民、游客的消費潛力被進一步激發,夜間消費不斷增多,經濟也在這份熱鬧中逐漸升溫。
近年來,文商旅融合的新品牌、新項目、新場景不斷破圈,通過創新的方式將城市資源、旅游服務和消費體驗緊密地結合起來,為群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個性化的體驗,吸引消費的同時,還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經濟增長和文化繁榮。
在彭山,有著這樣一個承載文化碰撞、商業消費、旅游體驗的商業——武陽裡特色文化街區即將亮相,將為城市文化提供全新展示窗口,為城市經濟注入強勁的發展活力。街巷之中,既有文創產品、特色小店,也有演出演藝、美食餐飲、社交娛樂等多樣化業態。據了解,武陽裡特色文化街區開街后,有望與江口沉銀博物館及彭祖山形成聯動,旅游IP+文化商業,兩者相輔相成,實現商業價值和文化傳承的雙贏路徑,提升區域旅游勢能。
城市景區景點大受歡迎,鄉村旅游同樣紅火,民宿市場持續升溫。在彭山區鳳鳴街道金燭村萬家水碾,每到周末,帶著小孩前來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當地推出了燒烤、騎馬、乘熱氣球、喂小動物等多種玩法,讓游客盡情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還有不少游客喜歡在山間尋一處空地,沐浴冬日暖陽,和朋友、家人圍爐煮茶,體驗鄉村野趣,享受闊別已久的自在與愜意。(馬詩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