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青神:“石榴結籽”抱成團,民族團結一家親

2024年12月11日16:5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青神中職校彝族年活動。余文攝
青神中職校彝族年活動。余文攝

歡慶彝族年、竹編非遺體驗、書法國畫展覽、川劇變臉表演、歌舞時裝秀、“火把杯”籃球賽……11月的四川省青神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青神中職校”),校園內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11月19日,來自彝族、羌族、白族、回族、傈僳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等10個不同民族的學生,用民族團結之音拉開了民族歌會的序幕。而在隔天的彝族年活動上,各族師生歡聚一堂,共同點燃篝火,歡快的達體舞、美味的砣砣肉成了連接不同民族情感的橋梁。

“我來自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彝族年對我們彝族來說是個大日子,與漢族的春節同樣重要,家中會煥然一新,備上各種美味佳肴。” 23級母嬰照護1班的學生吉覺體真莫分享道,“在青神中職校,我有幸結識了來自不同民族的朋友。雖然今年我不能回家,但在這裡我同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作為深受成渝地區,尤其是四川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各民族學生喜愛,少數民族學子比例高達54%的學校,該校已成功舉辦17次“傳統文化活動月”,切實增強了在校學子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使命感。

近年來,依托地方紅色資源、文化資源和產業特色,青神縣致力於培養具有中華民族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青神是眉山、樂山兩地唯一的革命老區縣,為當地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而作為 “中國竹編藝術之鄉”,青神的竹編文化則為當地各族學子提供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就業機會。

據悉,青神中職校立足服務地方發展和行業新賽道,緊跟時代步伐,開設包含竹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母嬰照護等30個專業,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為主打、竹旅藝術為特色、數字服務為重點的專業布局,為各族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選擇和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紀80年代,學校便前瞻性地開設了竹編專業,這一傳統技藝的教育傳承自此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2013年,該專業被國家民委評為全國首批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標志著其在國內民族文化教育領域中的卓越地位。截至目前,青神的竹編專業實訓基地已跨越國界,在中非、厄瓜多爾、肯尼亞等國家建立了超過60個非遺傳習所,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橋梁。來自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名學員學習青神竹編技藝,促進了技藝的交流與融合。

青神中職校的故事是青神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縮影。在青神這片充滿愛與希望的土地上,一顆顆“石榴籽”緊緊相依,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發展。(余文)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