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冰雪旅游看川西,人文自然齊飛彩

2024年12月11日15:4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川西,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是全球低緯度冰雪觀光旅游資源富集區,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裡,壯麗的山川、湖泊與古老的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為游客們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近年來,中國的冰雪旅游持續走熱,“冷冰雪”被賦予新的活力,成為點燃“熱經濟”的強勁引擎之一。以四川為代表的南方省份,涌現出一大批獨具特色的冰雪消費場景與服務,賦能文體旅商等多個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悄然改變著中國的“冰雪版圖”。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四川甘孜州、阿壩州等地也陸續進入“冰雪”模式,成為熱門的冬季旅行目的地。

12月伊始,“冰雪旅游看川西”網絡行活動在四川甘孜州、阿壩州舉辦,幾十位來自中央及省級網絡媒體記者、省內外網絡名人、短視頻創作者、網絡直播達人參與了此次5天4夜的冰雪之旅。該活動旨在深入探訪兩地如何以賞冰玩雪為突破口,全域發力,推動冬季旅游升級升溫,展現川西地區在經濟、文化及旅游等多方面的獨特魅力與蓬勃發展態勢。

中國古羌城門開,桃坪古韻迎客至

中國古羌城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鳳儀鎮,保持著羌族原有的建筑風貌、民風民俗、祭祀禮儀,充分體現羌文化的原生態環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點,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羌族文化活態展示、展演區及文化休閑、體驗旅游目的地。

在中國古羌城駐足一整天,能看見一幅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壯麗畫卷緩緩展開。古羌城的夜晚,五彩斑斕的燈光將古老的城牆和塔樓裝點得好似童話世界,讓人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古國。燈光秀中巧妙地融入羌族的圖騰和傳說,通過現代科技的手段,講述著這片土地上古老的故事。城中布置了鍋庄、篝火、傳統羌族婚禮等互動點位,游客們可以零距離接觸到古羌城的生活,與古羌城居民一同載歌載舞。而古羌城的清早,又是另一幅盛大圖景。每天清晨,古羌城都會舉行盛大的開城儀式,不僅有傳統的羌族舞蹈,還有羌笛、羊皮鼓等民族樂器的演奏。

夜晚的古羌城。實習生馮子芯攝

夜晚的古羌城。實習生馮子芯攝

桃坪村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境內,是羌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縮影。近年來,桃坪村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古村”“中國景觀村落”“中國傳統村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川省民族團結示范村寨”“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2024年更入選成為“世界最佳旅游鄉村”。

這裡的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結構精巧的石砌古碉樓歷經風雨依然堅固耐用,古老的水磨和地下水網仍然在工作,村中隨處可見穿著傳統服飾的村民和繁復精致的羌族圖騰......桃坪村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漫步村中,爬上碉樓頂端,扑面而來的除了山谷的清風,還有與世隔絕的寧靜與和諧。

陽光下的桃坪羌寨。實習生馮子芯攝

陽光下的桃坪羌寨。實習生馮子芯攝

畢棚溝內信步游 四姑娘山閑觀光

畢棚溝位於理縣朴頭鎮境內,是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國家級人與生物保護圈——米亞羅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溝內,挺拔的紅樺、白楊與低矮的山楊柳、麻柳、高山杜鵑相映成趣,野草莓與蘭科植物點綴其間﹔珍禽異獸繁衍生息,76種獸類、210種鳥類,包括大熊貓、林麝、川金絲猴等國家保護動物,共同構成了畢棚溝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中藥材與食用菌也在這裡找到了它們的樂園,虫草、天麻、貝母、鬆茸、羊肚菌等上百種珍貴物種數不勝數。對於徒步愛好者來說,被譽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穿越線”的四姑娘山長坪溝至畢棚溝這條路線是不可錯過的一程美景。

畢棚溝冬季積雪期為11月底到次年的3月底,積雪厚度60厘米以上,雪質優良,是中國南方低緯度最佳冰雪娛樂之地。跋涉、滑雪、滑冰、攀登雪峰等活動都可以在一個地方實現。當然,如果不喜歡冰雪運動,也可以四處走走。冬季的畢棚溝是一個寧靜美好的童話世界,潔白的積雪覆蓋在山巒之上,清澈的冰川湖面如同一面鏡子,沿著步道緩慢前行,可以遠離一切塵世喧囂。

畢棚溝美景。 實習生馮子芯攝

畢棚溝美景。 實習生馮子芯攝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東方聖山·戶外天堂”,是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該景區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的小金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

四姑娘山既指整個景區,又指4座獨立的雪峰。其中,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峰是四川第二高峰,被稱為“蜀山皇后”,與海拔7556米、被譽為“蜀山之王”的貢嘎山共同組成了四川的王者之峰。除了4座雪峰,景區內還有數不勝數的壯麗景觀:能映出少女面龐的日月寶鏡、擁有五彩色帶的五色山、數百畝大草甸綿延的人參果坪、沙棘樹死而不倒的隆珠措、清澈見底的斯古拉措、形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的布達拉峰、白雪覆蓋狀若牛心的金剛山、藏族村民舉行朝山會的鍋庄坪……

四姑娘山集觀光、休閑、科考、登山、特種旅游為一體,離成都僅175公裡,是距中心城市最近的雪山復合型景區。景區內配有到點即停的游覽班車,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游覽。從旭日初升到殘日將盡,可謂是一步一景。四姑娘山就像一位真正的仙女,不停變換著絕美的容顏,將喜怒哀樂都融進了山川湖海之間。

沃日農庄產金果,產業融合收益豐

沃日共享農庄位於阿壩州小金縣沃日鎮。該項目以蘋果產業為核心,以“雲端農庄、智慧田園”品牌塑造為目標,結合“元宇宙”概念,建成蘋果生態產業觀光園1000畝,持續壯大以蘋果產業為核心的村集體經濟,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沃日鎮木欄村,海拔2300至2600米,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純淨無污染,該地的蘋果以色鮮、味美、香甜而聞名,是當地的重要經濟作物和特色農產品。沃日鎮積極探索蘋果產業價值新增長點,持續豐富旅游產品市場供給,帶動發展民宿18家,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戶均分流接待游客1900余人次。

民宿面朝雪山,背靠果園,不僅有常規的兩層小木屋,還有蘋果形狀的星空房。據農庄負責人介紹,木欄村近年來發起了“我在雪山腳下有棵蘋果樹”新型互聯網助農活動,游客可以認養蘋果樹,體驗農耕文化,同時幫助當地農民增收。

農庄的發展模式有效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促進了人才回流和鄉村活力提升,帶動了村民增收。據悉,該項目實行以來,村集體經濟顯著增強,戶均年收入同比增長了185.71%。

雪山之上有電站,守護甘孜可持續發展

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位於甘孜州康定市呷巴鄉,是全球首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特高壓變電站,也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起點站。為了融入當地民居風格,站內潔白的樓房外牆上點綴上了藏紅色的線條,建筑周圍坐落著數台巨大的鋼鐵機器。由於海拔高,這些機器的尺寸都遠遠大於別處的1000千伏變電站。四面環繞的陡峭高山上,電力鐵塔井然有序地分布著。

這條線路看似簡單,實際上傾注了全國20多家電力公司的心血。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的28名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面對和克服嚴寒、低壓、缺氧、地震頻發等困難。1000千伏變電站籌備組成立僅半年,便榮獲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不僅維護著川渝地區乃至數座東部城市的電力供應穩定,更推動著甘孜、阿壩地區水電等清潔能源外送,促進地區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藏紅色點綴的變電站廠房。實習生馮子芯攝

藏紅色點綴的變電站廠房。實習生馮子芯攝

白雪不染墨石山 西出折多到康巴

墨石公園景區位於道孚縣八美鎮中古村和卡瑪村的交界處,坐落在中國最美景觀大道318國道旁。景區擁有著世界獨有的糜棱岩石林景觀,被稱之為“中國地質百慕大”。墨石公園景區將生態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2023年接待客人數達到83萬人,營業收入3638萬余元,當地居民共分紅200多萬元。

墨石公園石林在夏秋兩季呈現亮藍色,春冬呈現淺灰色和藍色,在一天當中隨著光線變化,所呈現的顏色也不盡相同。公園中草甸與山體錯落分布,四處都散落著瑪尼堆,除了風吹過草地、岩石和轉經筒的微弱響動,再無別的聲響,恍然間似乎真的來到了外太空。園內,棧道樓亭密布,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江山亭 ”,這裡是墨石公園景區的制高點,能夠俯瞰整個糜棱岩石林的全貌。亭上五星紅旗飄揚,中國紅與墨石黑交相輝映,共同構筑了墨石公園新時代新征程的新發展藍圖。

折多山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山峰,海拔4962米。“折多”一詞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318國道川藏線在此處極為蜿蜒曲折,路況險峻。折多山是高原隆起地帶和高山峽谷地帶的分界線,是雅礱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越折多山之后便正式進入康巴藏區。折多山埡口是川藏公路從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進入川西高原海拔超過4000米的第一個埡口,這裡常年大霧彌漫,埡口石上刻著“西出折多”4個字,許多游客選擇在此稍作停留,拍照紀念。

折多山不僅有作為自然景觀的價值,作為人文景觀也值得一覽。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先后翻越了5座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折多山就是其中之一。紅軍戰士冒風雪、戰嚴寒,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不少英雄前輩累倒、凍僵,從此長眠在了雪山上。

海螺溝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磨西鎮,是貢嘎山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之一。海螺溝發源於“蜀山之王”貢嘎雪山東坡,溝內有高山雪峰、冰川、冰瀑、原始森林、地熱溫泉、野生動植物園、紅石公園、冰川森林等景觀景點。磨西鎮上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完善,隨處可見本地餐廳、特色民宿,咖啡廳和特產商店等也一應俱全,街道上彌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據古道別院民宿工作人員介紹,海螺溝大多是短住客,游覽時間在2∼3天。

古老冰川與天然溫泉的碰撞,是海螺溝與其他冰雪景區打出差異化的一張好牌。海螺溝景區內有海螺溝、南門溝、墨子溝和燕子溝共4條冰川,約100多個溫泉點。在寒冷的冬日裡,泡在溫暖的溫泉中,仰望四周被冰雪覆蓋的山峰,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享受。據海螺溝景區負責人透露,海螺溝在全力恢復震前旅游資源的同時,將同步提供徒步游和登山等符合當下游客喜好新趨勢的服務,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探索海螺溝旅游經濟新增長點。

近年來,海螺溝景區先后推出了“海螺支付計劃”“雙十一門票秒殺”、背誦紅色詩詞免費游覽等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游玩,力圖推進生態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和科普研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海螺溝景區負責人表示,海螺溝一年四景皆不同,希望游客們可以看見一年四季的海螺溝。

磨西鎮上的建筑與遠處的海螺溝山川。實習生馮子芯攝

磨西鎮上的建筑與遠處的海螺溝山川。實習生馮子芯攝

在川西,冰雪旅游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無論是身處古羌城內,還是泡在冰川溫泉裡﹔無論是漫步在桃坪村的石板路上,還是躺在畢棚溝的雪地裡﹔無論是在星空下吃著親手採摘的小金縣蘋果,還是在木房子裡喝著新煮成的酥油茶,每一眼風景、每一口美食、每一個腳印,都將成為不可替代的回憶。

川西,是這個冬日裡一個等待著你來探索的冰雪世界,是這個喧囂世界裡一個獨一無二的精神棲息地。(王凡、實習生馮子芯)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