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繪底色 逐智向新謀未來
——中建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觀察
以綠色破題,用創新答題,圍繞生態環保和產業數字化,中國建筑旗下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平台——中建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先后打造了1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國家級和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正走出一條馳騁戰新產業新賽道、激發建筑產業新活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向“綠”而行
守護綠水青山
整潔的廠區內,一台台處理設備正在有序運轉,各個工藝段內,污水中的污染物一步步被淨化,出水水質也變得清澈見底。
據了解,該項目是一個裝配式污水處理項目,採用中建發展旗下企業自主研發制造的污水處理設備,與傳統永久性污水處理廠相比,具有佔地面積小、沉澱效率高、運營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的特點,僅用75天時間建成並實現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自今年9月底出水達標以來,中建發展成都污水處理項目每日都在開足馬力處理生活污水,為周邊居民創造了良好生活環境。
像這樣自主研發制造的“拳頭”產品在中建發展還有很多。公司建立了兩大裝備制造基地,生產的環保技術產品已服務於全國超400個案例,處理規模達560萬立方米/天。其中,污泥低溫干化設備能耗低、無污染、效率高,可將含水率85%及以下的污泥干化至最低10%,“變廢為寶”成為電廠發電的燃料,最終輸出為“綠電”。
深圳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中建發展供圖
成都半導體顯示生產線項目復雜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完工示意圖。中建發展供圖
將深圳坪山河打造為水清岸綠的博物長廊,短時間內助力嘉興南湖再現“碧水映紅船”勝景,採用“村鎮廠網一體化”運營模式改善北京密雲區村民生活環境,推動江蘇泰興市飲用水從“合格水”向“優質水”升級,為成都半導體顯示生產線提供復雜工業廢水處理的系統解決方案……目前,中建發展運營業務涵蓋7大業態、10余個運營場景,年處理水量超10億立方米,在農村污水處理細分領域保持行業前10。
向“智”而行
助推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
走進位於成都市高新區的雲筑總部,一塊接入上萬個在建項目的數字大屏正實時更新著數據。點擊智慧用工板塊進入,工人實名制入場、電子勞動合同、全場景考勤、智能工資核算、工資在線支付、退場承諾書簽訂……項目的用工情況盡收眼底。
雲筑勞務管理平台。中建發展供圖
雲筑惠農商城。中建發展供圖
這是雲筑以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系統為核心打造的全國性勞務管理大數據平台,打通了入場、在場、退場三大場景的10大勞務管理環節,幫助項目顯著降低勞務管理成本。目前,平台注冊勞務工人數超過2100萬,累計服務項目8.1萬個,是與政府監管平台對接最多的勞務實名制管理平台,覆蓋率達95%。
作為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的建筑產業互聯網企業,雲筑聚焦行業痛點,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推出數字供應鏈、智慧用工兩大整體解決方案,以新質生產力為建筑業裝上“智慧大腦”,助推行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此外,雲筑還整合優質物流承運商,推出在線發貨平台,助力企業降本﹔打造收驗貨系統,提高物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已應用於全國1.4萬個項目﹔推出雲筑惠農商城,助力援扶地區農產品銷售,累計完成銷售額近1億元,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