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年榮登“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4年12月06日11:0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12月6日電 (王凡)北京時間12月4日,在巴拉圭亞鬆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中國羌年文化成功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決定,標志著羌年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
羌年,羌語稱“爾瑪吉”,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四川省文旅廳供圖
羌年,羌語稱“爾瑪吉”,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以祭天祈福、感恩還願為主題,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這一節日不僅是羌族人民對自然萬物與先祖的崇尚與敬仰的表達,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體現,規范著人們的行為,促進社會和諧與家庭和睦。
自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羌年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通過系列搶救、重建舉措,羌年的價值認同得到了維系,民眾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立,從文化空間、活動實踐、傳承、傳播、研究、振興等方面給予了規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羌年,羌語稱“爾瑪吉”,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四川省文旅廳供圖
羌年的成功轉名錄,不僅彰顯了中國政府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成效,更是國際上對我國開展非遺保護工作方式的認可。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