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街”力
東湖“煥新記”
改造后的南光印象小區。 成都市錦江區東湖街道供圖
近日,在成都市錦江區東湖街道南光印象小區,居民袁有仁晚飯后總要在小區裡散會兒步。
廢品堆成的“小山”不在了,蜘蛛網般的空中管線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道路、整齊的綠植、充滿設計感的景觀……見証著變化,袁有仁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南光印象小區的煥新,正是得益於近年來東湖街道大力實施的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隨著工程建設的加快,東湖街道正經歷一場從“顏值”到“內涵”的蝶變。
從“被遺忘”到“再審視”:在歷史傳承中有機更新
紅磚房、筒子樓,承載著東湖街道東光片區獨特的城市記憶。上世紀60年代起,原國營南光機器廠等大批工廠在此集聚,一棟棟職工宿舍樓拔地而起,盛極一時。
時光流轉,產業升級變革,人員騰退搬遷,這些工廠宿舍逐漸“被遺忘”,功能服務缺失,環境品質每況愈下。
近年來,東湖街道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南光印象小區正是其中之一,這裡原為國營南光機器廠職工宿舍。
怎麼改?改善環境、提升品質是基礎。東湖街道一手做“減法”,拆除違法建筑、清理閑置場所,充分釋放公共空間﹔一手做“加法”,翻新外立面、樓道等5000余平方米,改造公共空間,增加健身、停車位等。
傳承歷史、活化文化是內核。南光印象小區自改造之初起,便注重挖掘歷史故事、傳承城市記憶。例如,小區外立面沿用典型的紅磚房設計,保留原汁原味的建筑特色﹔與此同時,新增了記憶長廊、藝術畫廊、幸福回廊等,再現南光機器廠百余年的發展歷程,成為市民時常光顧的“打卡點”。
“以南光機器廠為代表的老廠區,是城市發展的縮影,不僅是生活家園,也是文化遺存。”東湖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湖街道對整個片區進行“再審視”,不採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而是多層規劃、有序實施,在新與舊、拆與留、改與建中找平衡。
近五年來,東湖街道已改造30個老舊小區,城市在歷史傳承中有機更新。
從“人治”到“智治”:“341”貫通基層治理觸角
“石牛堰摩瑪城小區段長期無路燈。”東湖街道第十五網格智慧治理專員鄒正洪發現該問題后,迅速上報相關部門。在街道和相關部門多方協調下,該路段新增3根電線杆、7盞路燈。
網格專員工作日常的背后,是東湖街道的“341網格化智慧治理體系”:“3”即人員、業務、經費等“3融合”,“4”即網格統攬、隊伍統管、平台統調、機制統籌等“4統一”,“1”即智慧錦江城運平台“1平台”。此外,體系中還特別設立了錦江區綜治巡防隊東湖中隊作為專職力量,並以“翠湖薈平安驛站”為重要支撐點,構建高效應急響應機制——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實現“1分鐘內自救、3分鐘內互救、5分鐘內專業力量處置”的快速反應目標。
東湖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人、地、物、事、情、組織等要素已全部納入網格管理,網格專員成為轄區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充當了便民解困“服務員”、社情民意“信息員”、平安社區“守護員”。
走進東湖街道城運中心,一條條指令從這裡發出,延伸到東湖街道各個角落。工作人員周艷介紹,這裡是東湖街道的“情報站”,“我們會根據運行數據定期制作周報並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為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東湖街道還發動廣大居民依托“錦彩生活”小程序,積極參與轄區安全生產隱患問題上報行動,探索從“居民—網格—社區—街道—區級”的縱向聯動,實現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治理機制雙向貫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 成都觀察 楊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