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創新服務提升效能 惠企利民更實在

2024年12月03日17:2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初冬時節,寒意初現,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運輸景象。堆成小山的集裝箱間,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貨車車隊正井然有序地排隊通過關卡。中歐班列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將這些貨物運往全球,又將來自全球的商品送到市民身邊。

今年10月,成都舉行全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市級產業園區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突出專業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產業規模和競爭力。

作為中歐班列始發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青白江區以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統管成都國際鐵路港、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功能區、成都歐洲產業城3大產業園區,形成“大園區”空間發展格局,全力服務園區集群化發展、創新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用好改革“催化劑”

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鐵路快通、通關一體化……在綜合保稅區旁的青白江海關大樓,工作人員介紹了近年來的出入關改革舉措。她說,在這些改革措施中,“運費分段結算”便是從青白江開始試點,並逐步向全國推廣。“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貨運通關及運輸效率,節約了運輸成本,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發揮了積極作用。”

“改革之前,由於貨量大、客戶提貨數量和時間不確定等原因,清關貨物要在短時間內轉出保稅區根本無法完成。當時,貨運車輛必須等貨物到齊后,才能一次性將貨物分撥出區,大大增加了操作難度。慶幸的是,在園區管委會和海關的幫助協調下,這個問題得到了逐步解決。”回憶起剛進入保稅區開展業務時的情景,四川澤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感觸頗深。“現在,針對品名單一、貨量大的貨物,園區實施了分類監管功能,貨物可以大批量一次性清關,然后原地進行儲存,再根據客戶需求分撥。從保稅轉為非保稅,也不像之前要轉到非保稅倉去儲存,這大大降低了我們的成本。”他算了一筆賬:在貨物裝卸、轉運、倉儲、管理成本方面,按照一個集裝箱26噸貨物計算,每個集裝箱就能節約成本近千元。

除此之外,澤銳公司也享受到了“通關一體化”的便利。該負責人表示,從企業的角度來,現在隻需要在海關的單一窗口進行申報,就能完成從綜保區到口岸再到終點,一條線貫通。

隨著通關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降低,該負責人對園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已經預備開啟全新的領域,“我們將利用好綜保區優勢和海關便捷信息化窗口功能,下一步重點在產銷貿運一體化服務中加大業務總量。”

“我們這邊的改革舉措基本都和園區挂鉤,看到了變化,才能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園區。”青白江海關的工作人員說。

目前,青白江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為牽引,探索陸路貿易新規則,累計形成137項制度創新成果,“多式聯運‘一單制’”“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等45項創新經驗獲得國家部委或省級復制推廣。

奏響服務“協奏曲”

近日,在青白江區蓉歐政務服務中心,成都亞蓉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經辦人蔣女士通過“雲窗口”和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視頻連線。在工作人員全程指導幫辦下,她很快就走完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証》相關資料的提交和審核流程。

一個終端實現數據賦能,讓企業群眾辦事“就近辦、家門口辦”。青白江區近日在自貿區政務大廳、蓉歐政務服務中心、大彎街道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布設“雲窗口”雙屏自助終端並運行,運用遠程身份核驗、音視頻交互、屏幕共享等技術,為企業群眾提供虛擬取號、視頻咨詢、遠程導辦、遠程即辦、遠程受理等服務,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就近辦、家門口辦”。

“青白江是個狹長性的地形,對我們這邊的企業和群眾辦事來說,政務中心離得太遠,辦事交通、時間成本太高,也不利於整合。”蓉歐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此背景之下,“鎮園合一”的蓉歐政務服務中心成立。

在園區政務服務集成授權改革中,青白江區採取一系列創新模式,以滿足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需求。通過“鎮園合一”模式,解決了園區管委會行政審批權的問題,使得園區政務服務中心能夠更加高效地承接和處理企業事務。再通過“區級部門派駐人員+園區政務服務中心人員+管委會選派人員”的模式,有效解決了窗口人員配置問題,確保了政務服務的專業性和高效性。

“我們可以同時辦理‘企業開辦+N項許可’,實現企業生命周期全覆蓋。”該負責人說,在實現“園區事、園區辦”的同時,中心將繼續深入推進園區政務服務集成改革,為園區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為群眾辦事“辦得了、辦得快、辦得好”提供便利服務,進一步推動片區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豐富政策“工具箱”

“很多事情園區管委會會想在我們的前面,比我們想得更細致,新政策出台后也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幫著出謀劃策,搭建平台,讓園區內的企業相互了解,讓相關行業企業相互溝通學習。”李春秀是位於歐洲產業城園區的月亮小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她說,在前段時間園區組織的產業鏈供需對接會上,月亮小屋就與另一家園區內的電子行業企業就進行了供需對接。

一個洗染服務行業,一個電子設備生產行業,兩者似乎看不到有何關聯。“通過對接會,我們了解到他們有工裝換洗的需求,於是就把這項業務承接了下來。”李春秀說,園區搭建的供需對接會平台,讓雙方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合作,“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如果沒有對接會,我們就接不到這一單生意。”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園區企業要如何走出去,如何把產品能夠賣出去,如何在市場有競爭力?“除了常態化召開產業鏈供需對接會,我們還幫助企業與需求窗口直接對接。”青白江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得知成都市相關政府部門出現了新能源車的需求窗口,該局馬上通知園區內相關企業,搭建對接平台,成功實現“成都造、成都用”,“現在大家在成都市區街頭看到了新能源卡車,大部分都來自我們這裡的企業。”

“為了快速地響應園區企業反映的問題,建立了一個特殊的微信群。群內成員包括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相關部門的一把手,還有來自我們園區的各家企業負責人。”該負責人說,隻要企業在群裡反映問題,就能在在第一時間落實責任和了解回復,“政商一家親,在青白江實實在在地落實了”。

政策名、有效期、已出台具體申報條件、支持標准……該負責人介紹,為了讓企業第一時間把握政策風向,他們推出了“一企一策”個性化編制企業專屬的《政策指南》。

“國家、省、市出台的產業相關政策,就是一個產業的發展指向。這就需要我們為企業找場景、搭平台,協助企業找到適合的方向。我們會及時跟進新的政策,不斷更新《政策指南》。哪些企業適合申報哪些政策,都用一本冊子列出來,企業一目了然。”該負責人表示,在為每個企業找到適合的政策之后,經信局還會提供政策解讀的服務,讓企業了解政策方向指引的同時,享受政策紅利。

截至目前,青白江區已系統推出惠企利民措施200余項。(王波、實習生馮子芯、韓青)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