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經受住了時間考驗
本報北京電(記者熊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在北京召開“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發展研討會暨《珠海市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五年發展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會”,主題是“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發展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是個世界性難題。課題組負責人閻建軍指出,報告通過對珠海市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五年發展進行評價,結合全國這一險種發展情況,得出三方面的結論。
第一,從運行結果看,我國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經受住了時間考驗。以珠海“大愛無疆”惠民保為例,一是普惠程度高,保費低,參保門檻低,可持續性強。參保人數、參保率逐年穩步增長,2024年度參保人數113萬人。二是減負效果明顯。5年累計受益2.23萬人、9.66萬人次。2023年,對參加惠民保項目且發生賠付人群,採用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之外的總自負額這一口徑,自負額達10萬—20萬元人群,惠民保減負比例達55.98%。
第二,從運行機理看,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激發了參保人群“平時有預防、生病有保障、無病做慈善”多樣化需求,能夠維系較高的參保率。例如,“大愛無疆”惠民保開放了醫保數據和支付等行政資源平台,並採取政府支持措施,打造具有高性價比、高公益性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模式,創新引入藥廠慈善贈藥,有效聚合社會力量。
第三,從體制機制創新看,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實現了市場機制、公益機制與行政機制有機融合和優勢互補,為籌資難題提供了新解法。為了解決補充醫療保障體系當中商業保險的覆蓋面較窄、慈善捐贈的社會公信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珠海市推出“政府引領,商保承辦,融入公益”的惠民保模式,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整體規劃,通過醫保數據和支付等行政資源平台聚合社會力量﹔中國人壽作為承辦方,發揮市場靈活優勢,按照“保本微利”公益原則經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03日 第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