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條超過5公斤,大涼山4噸虹鱒魚分批打“飛的”到新加坡
“川味”刺身下南洋
●近年來,四川利用豐富的冷水資源發展虹鱒魚養殖。目前四川虹鱒魚年產量約1000噸,養殖規模居全國第五位
●由於外國消費者偏愛刺身吃法,個頭更大的虹鱒魚更適合刺身。丙底洛村利用優質山泉水引進虹鱒魚養殖。由於小山村的養殖規模、密度較小,養殖周期更長,這裡的虹鱒魚符合單條5公斤的標准
●為發展虹鱒魚自有供應鏈,海光公司計劃在四川布局虹鱒魚設施養殖基地和加工基地,目標年養殖、加工規模達到1萬噸﹔丙底洛村正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建一個中等規模養殖基地
這段時間,如果你在新加坡高檔餐廳品嘗刺身,其魚生可能來自四川大涼山。
不久前,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海光公司”)成功將4噸虹鱒魚冰鮮產品分批發往新加坡。這批養殖在涼山州金陽縣的虹鱒魚,被加工成冰鮮產品后,被迅速空運至新加坡,次日就端上當地消費者的餐桌。這也是四川首次完成虹鱒魚出口。
虹鱒魚又稱鱒魚,屬淡水魚類,通常被養殖在水溫較冷、水質更高的高山冷水中。它和海水魚大西洋鲑(在國內消費市場上常被稱為“三文魚”)是“親戚”。近年來,四川利用各地豐富的冷水資源發展虹鱒魚養殖。目前,四川虹鱒魚年產量約1000噸,養殖規模居全國第五位。
來自大涼山的“川味”刺身,是如何被端上海外餐桌的?
尋找養殖基地
“抓住”那條5公斤重的虹鱒魚
作為一家在四川從事鰻魚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企業,海光公司常年向國外高端市場出口高品質“四川造”鰻魚產品。
頻繁和國外海鮮消費市場接觸,海光公司發現,這幾年國外對虹鱒魚的需求很高。“有數據統計,全球虹鱒魚年消費量達20多萬噸。”海光公司董事長沈明國說。
有市場、有渠道、能加工,還有出口資質,就差原料。兩年多以前,海光公司開始在四川搜尋虹鱒魚養殖基地,希望找到那條能符合出口標准的虹鱒魚。
要符合出口標准,需滿足不少硬條件。按照規定,出口虹鱒魚除了要符合農殘、重金屬以及微生物等各項海關檢疫生化標准外,還需適應國外市場特殊消費需求。例如,魚肉的油脂層和肌肉層須紅白相間、魚鱗須符合虹鱒魚特有的銀白色。更重要的是,由於外國消費者偏愛刺身吃法,個頭更大的虹鱒魚更適合刺身。因此,國外消費市場要求單條魚必須超過5公斤。
經過前期調研,沈明國發現,雖然四川有著諸多養殖基地,但這些基地養殖出的成魚大多在3公斤左右。“川內養殖基地大多位於景區附近,主要依靠景區游客消費支撐運營。一方面消費者更喜歡個頭較小的虹鱒魚,另一方面基地可以縮短養殖周期更快見到效益。因此,很少有基地能把虹鱒魚養殖到單條超過5公斤。”
機緣巧合下,海光公司將目光鎖定在涼山州金陽縣丙底鎮丙底洛村。
丙底洛村坐落在金陽縣西北部平均海拔2500米的深山谷間。由於山泉水資源豐富,這個深山小村還擁有“金沙瑤池”的美譽。這些年,丙底洛村利用優質的山泉水,引進了虹鱒魚養殖。讓海光公司欣喜的是,由於小山村的養殖規模、密度較小,養殖周期更長,這裡的虹鱒魚符合單條5公斤的標准。
今年10月,海光公司正式定下丙底洛村一批共約5噸的虹鱒魚。丙底洛村也順利辦理金陽縣首個出口水產品原料養殖場備案,漁業養殖被確定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擴大養殖規模
更多“川味”刺身將達到出口標准
當大涼山深處的虹鱒魚打“飛的”前往新加坡時,海光公司員工和丙底洛村養殖戶都心懷忐忑。
市場反饋很快傳來:當地消費者接受度很高。“擴大養殖規模!”海光公司和丙底洛村立即啟動虹鱒魚規模化養殖計劃。
對於海光公司來說,由於目前四川符合出口標准的虹鱒魚養殖基地較少,原料遠遠不夠。“目前我們是利用鰻魚的生產線加工虹鱒魚,每天加工量最高可達10噸,現在省內虹鱒魚的養殖規模完全達不到需求。”沈明國說,為發展虹鱒魚自有供應鏈,公司計劃在四川布局虹鱒魚設施養殖基地和加工基地,目標年養殖、加工規模達到1萬噸。
丙底洛村也很有信心。村裡正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建一個中等規模養殖基地——佔地面積約10畝、魚池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預計年總產值達350萬元。
成功出口,對於四川虹鱒魚這一特色產業來說同樣意義重大。“以四川養殖基地現在的技術水平,單條虹鱒魚養殖到超過5公斤完全沒有問題,這意味著‘四川產’虹鱒魚在品質和規格上都能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杜軍說,隨著設施漁業技術不斷提高,將有更多“川味”刺身達到出口標准。
沈明國介紹,明年1月,下一批虹鱒魚將出口新加坡。“未來我們還計劃出口到俄羅斯、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