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如何攻堅突破?成都市委全會現場,我們聽到了這些“信號”
“我希望成都能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成都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上,作為“特邀代表”參會的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說。
這既是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建議,更是期待和信心——秦向東表示,隨著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等項目在成都、成渝地區的建成投產,京東方有信心助力成都打造更高能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與以往不同,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現場,邀請了一群特殊的“代表”出席——基層黨代表、兩新組織特邀代表。秦向東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的出席,也呼應了此次全會的一大特色——緊盯發展所需、問題所在、群眾所盼、城市所能深化改革,聚焦事關成都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直面當前成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
新時代新征程,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成都,這座人口超過2000萬、經濟總量邁上2萬億的超大城市,又該如何譜寫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發展需求在哪裡,改革就應該指向哪裡。
跨過2萬億經濟總量台階的成都,正處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期和全方位轉型窗口期。以改革撬動發展新動能,是成都尋求二次躍升的一把利刃。
拼經濟、搞建設,關鍵在產業、重點抓園區、最終看質效。改革如何破題?全會把夯實工業根基、做強產業園區、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攻堅突破的三把“鑰匙”,讓“穩”的基礎更扎實、“進”的動能更充沛、“新”的特質更鮮明。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工業更是在其中發揮著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據測算,工業增加值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至少帶動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全會再次強調堅定不移夯實工業根基,大力推進工業立市、制造強市,聚焦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我們立足於城市戰略遞增、技術路線可控、增長空間看好、成都優勢突出四個因素來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黨組書記趙春淦表示,按照國務院最新批復,成都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必須想辦法最大程度發揮工業作為經濟發展“頂梁柱”的作用,構建以工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抓經濟必須抓園區。10月24日召開的成都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立園滿園”行動,提出加快把園區建設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
不到一個月,全會上已傳來園區發展的最新消息。成都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鋒君表示,成都即將出台“五大攻堅行動方案”,通過抓園區優化強承載攻堅、產業集群提能級攻堅、科技創新促轉化攻堅、擴權賦能增活力攻堅、尊商重商優環境攻堅,促進產業向園區集聚、企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園區集成,以園區“一子落”引領經濟“全盤活”。“我們將緊扣問題抓改革,扭住經濟體制改革牛鼻子,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大統籌協調攻堅力度。”王鋒君說。
“成都科學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將按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三個主攻方向,推動天府輕動力、易沖半導體、中科微、華力智芯等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成長壯大,成為‘鎮園之寶’。”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周先毅表示,將以園區管理機制改革牽引產業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建設光電信息、衛星互聯網等細分賽道“園中園”,著力打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區。
9月初以來,成都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已走進企業3.1萬余家,收集問題訴求1.7萬個、辦結1.5萬個。全會現場,企業代表們紛紛主動談起“進解優促”帶來的改變。
“成都的營商環境給了我們發展的信心!”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前不久他剛加入了“進解優促”的政企交流微信群。在群裡,他試著將企業近期發展的困難敞開來說,沒想到迅速得到市級層面的協調和解決。服務“零時差”讓他深深感受到政企交流形式的創新、干部工作作風的清新。
這一工作還將繼續深化。全會提出,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長效機制,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塑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
更多切實舉措即將“立說立行”落地見效。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就在全會召開次日,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成都市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將正式揭牌,這既是“進解優促”常態化開展的支撐平台,也是民營企業的服務平台,聚焦政策兌現、融資便利、市場拓展、要素保障等所急所盼,為企業搭平台拓市場、聚資源引項目、降成本強保障。
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
在成都這樣一座擁有超2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化改革,絕非易事。尤其在現階段,成都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大多已完成,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深化改革要見實效,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精准鎖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害,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
“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不夠高”的問題,是成都市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也是此次全會上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信息不對稱,是成果轉化面臨的一大痛點。”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小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毫不諱言,這些信息不對稱包含找技術、找資金、找平台等。“圍繞這幾大問題推進改革,我們也更加注重有組織地去推動、有意識地去撮合。”以中試平台布局為例,成都已布局超60個中試平台,未來還將圍繞園區和未來產業布局相關中試平台,打造“中試+孵化”“中試+投資”“中試+基金”“中試+人才培養”的生態。
作為成都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周先毅在會上表示,在成果轉化方面,天府新區將大力推行戰略科技力量引領成果及時就地轉化模式,用好用活成果轉化專班、技術經紀人、校企雙進等機制強化供需對接,依托“線下科創島+線上科創通”開通轉化綠色通道,通過組建市場化公司、場景首用、政府首購等方式加速成果產業化進程。
除了“科技成果轉化”,“縣域經濟壯大”也是會上討論環節的聚焦點。
縣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型城鎮化下半場的主陣地、城鄉融合發展的突破口。針對成都市縣域經濟壯大的堵點卡點問題,此次全會提出,聚力強縣活鎮興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攻堅突破,堅決擯棄圈層思維、破除圈層桎梏,堅持“園區引領、強鎮支撐、市域結對、集成賦能”,加快推動成都8縣(市)躍升為“八小龍”。
“我們與青羊區攜手共建的青崇航空科技產業園,目前已經有六七家企業正式落地了,包括總投資35億元的中發天信航空發動機生產測試項目等,主要立足航空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崇州市委書記陳茂祿在會上介紹,青崇攜手探索的是“總部研發在青羊、生產轉化在崇州”的新模式。而在探路的過程中,還有人員互通、利益共享等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破題。
而成都,就是要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唯有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鏟除頑瘴痼疾不含糊、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方能讓改革的“味道”更濃、“成色”更足。
從“急難愁盼”中找發力點、尋突破口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全會提出,成都將聚力擦亮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名片攻堅突破,聚力提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攻堅突破,
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養老等市民“急難愁盼”中找准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鮮明突出改革為了人民的價值遵循。”——小組討論中,多名干部談到了全會《決定》帶來的觸動。
前期,成都已將交通治堵工作作為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明確了“科學治堵、高效治堵、開門治堵”的工作思路,成立由市領導牽頭、多部門協同的常態化治堵工作專班,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出行問題。第一批次堵點治理任務清單63項,讓市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全會上,像“治堵”一樣的民生“小事”比比皆是。多部門綜合查一次、推廣醫療救助“一件事”經辦服務、構建社保卡服務“一卡通”暨市民碼“一碼通”服務管理體系……民生的“急難愁盼”,都是改革的重點任務﹔市民的切身感受,就是改革的價值依歸。
“我們將加快推動‘好房子’建設,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夏先義表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基本思路是要堅持一個理念,即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兩個體系,即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即以政府為主滿足人民群眾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實現人人有房、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
“全會對就業促進、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人才平台建設、人才評價管理、勞動者權益維護等人社領域各方面工作都作出了改革部署,我們將對表對標、逐一抓好落實。”成都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道明表示。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局長劉嘉聰則介紹,將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大力發展現代都市林業,推動山區林間“含綠量”“含金量”雙雙提升,在濤濤林海裡奏響強村富民的“共富”樂章,推動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全會強調,要大力培塑“敏感敏銳、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認真較真、實干實效”的工作作風。這20字要求,正是希望全市黨員干部見勢要早、行動要快、思維要新、要求要嚴、干事要實,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事實上,成都推進“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就是要求黨員干部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的一線去抓落實、促發展。
受邀參會的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斌告訴記者,前不久,彩虹電器在拓展新市場的項目審批環節中遇到了流程復雜、耗時較長的問題。有關部門得知后,立即多方協調,優化審批流程。於是,原本需要數月的審批時長被大幅縮短,這讓彩虹電器的新市場拓展計劃得以提前啟動,為企業搶佔市場先機提供了條件。
干工作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勝人一籌,后知后覺隻會亦步亦趨、步步落后。企業如此,黨員干部更是如此。
分組會議上,成都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沿海有一家生產電子芯片涂層的企業,年產值約60億元。成都產業集團另辟蹊徑,通過資本招商的方式,注入資金解決了該企業的一項歷史遺留問題,從而成功將該企業招引來蓉。
改革是闖出來的、干出來的。實踐充分証明,觀念不變原地轉、思想一變天地寬。改革過程雖不易,但“一切皆可創新、創新創造一切”。
而改革,終須實干為要。
干工作,抓與不抓完全不一樣、認真抓與應付抓完全不一樣、全力以赴抓和盡力而為抓完全不一樣。實干,方能論英雄。
周先毅透露,四川天府新區正力促航空中小型發動機、光刻機、人形機器人等項目新技術首秀、新產品首發,力爭在這些優勢領域率先形成引領效應。
成都市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衛平則告訴記者,當前,為了加強產業園區內公共服務設施提升,集團正在對全市每一個園區進行一對一走訪,針對園區內外交通存在的短板和缺項進行對接和調整,形成方案。
實干的氛圍,已愈加濃厚。
風正勁,好揚帆!
成都,正銳意改革、開拓創新
以釘釘子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
(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王垚、昌娟、彭祥萍、彭驚、呂佳羽、王俊峰、趙雨欣、顏雪、逯望一、陳學志、施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