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立冬節氣咋養生?專家說,不妨試試這幾點

2024年11月07日14:56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立冬節氣咋養生?專家說,不妨試試這幾點

11月7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立冬之后,草木漸次凋零,萬物活動漸趨靜謐,靜待來年春日之蓬勃復蘇。在這個節氣裡,養生的關鍵是什麼?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主管中藥師陳曉楓為大家支了幾招。

立冬節氣的養生需注意這幾點

起居作息:冬季起居在於“勿擾陽氣,早眠晚醒,靜待晨曦。”與自然界冬日的沉靜收藏相呼應。

少吃咸適當吃苦:咸味雖入腎,但過量易傷腎,需控制攝入量以防腎水過旺從而影響心臟的功能﹔苦味食物補益心臟,有助於增強腎臟功能。

多食用優質蛋白:為有效抵御寒冷,應當適度增加主食與油脂的攝入量,並確保優質蛋白質的充足供應,諸如羊肉、牛肉、雞肉等肉類食品。

少吃生冷食物:生冷之品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脾胃血流受阻,從而對整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立冬節氣裡需多食“黑色”食物。在五行之色中,黑色與腎相應,故黑芝麻、黑豆、黑棗、黑米、黑木耳及黑桑葚等黑色食品,皆為補腎之上選,其中黑芝麻、桑葚、黑豆是食品也是藥品。

黑芝麻可以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精血虧虛,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早白,病后脫發,腸燥便秘。

黑豆能夠益精明目,養血祛風,利水,解毒。用於陰虛煩渴,頭暈目昏,體虛多汗,腎虛腰痛,水腫尿少,痺痛拘攣,手足麻木,藥食中毒。

桑葚能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用於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立冬節氣防風寒有“絕招”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極易外感風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在防風寒上,專家支了個招:一碗神仙粥,用一把糯米煮成湯,放入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后加半杯醋。此方可有效防、治感冒。用涼水洗臉,適當的用涼水洗臉,對肺和呼吸道也是個適應的過程,讓你的肺更健康、更好地抵御寒冷。熱敷太陽穴,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症狀,加速痊愈。

在立冬節氣的養生食譜上,專家還特別推薦了“兩菜一粥”。黑芝麻粥: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做法就是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即可。黑芝麻粥在功效上可補益肝腎、滋養五臟。注意: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的功效。

虫草蒸老鴨:冬虫夏草5枚,老雄鴨1隻,黃酒、生姜、蔥白、食鹽各適量。做法:老鴨沖洗干淨,放入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虫夏草,用線扎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姜、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其功效可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以虫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注意: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番茄2個,藕1節(切片),砂糖適量。做法是番茄去皮,開水煮藕(3∼5分鐘),兩者一並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功效可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川觀新聞記者 石小宏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