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大漠問天 川人筑夢

——記為中國航天事業默默奮斗的四川人

2024年11月04日07:48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漠問天 川人筑夢

  “不是多厲害,是多能吃苦。”

  “開上吊車吊回我們國家的返回艙,很自豪。”

  “不怕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劉華兵說“我喜歡挑戰。”

  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5天前,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在西北大漠,中國航天事業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

  千人一枚箭,萬人一杆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全國各地的航天人會聚於此,其中,也包括很多來自千裡之外的四川人。

  10年、20年、30年,他們用青春澆灌這片沙漠戈壁,用智慧與勇氣詮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隻有荒涼的大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在他們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返回艙開艙手馮毅:

  不止於開艙的“六邊形戰士”

  待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在東風著陸場,四川南充人馮毅便穿著橘色搜救服、背著10多種裝備,第一個奔向返回艙。作為返回艙開艙手,他是航天員返回地球出艙后看到的第一個人。

  “四川人迎接四川人!”對於葉光富的回歸,馮毅有些激動。這是他第二次擔任開艙手,上一次是3年前,馮毅打開了神舟十二號飛船的艙門。

  用開艙手柄順時針一轉,艙門便打開了。在大家看來,開艙門就像拿著鑰匙開家門一樣簡單,隻有馮毅知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開艙是個“考手藝”的技術活。返回艙在返回地球過程中,與大氣發生摩擦,外殼產生高溫,導致艙內氣壓和艙外氣壓不平衡。開艙時,泄壓是關鍵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如果泄壓太快,航天員身體適應不了,泄壓太慢,又會耽誤航天員的出艙時間。

  “我們平常會用高壓鍋來模擬訓練,提起放氣閥,讓氣體緩慢排出。后來,我們又找到了車胎放氣的方法。”馮毅說,開艙要的是一種感覺,為了找到這種感覺,他一個動作一天要反復練習上百次,手酸得經常連筷子都拿不起來,為練好這個動作,曾磨斷過鋼制的門栓,練壞了好幾把開艙手柄。

  然而,這些訓練只是馮毅面臨的“冰山一角”。

  “在空中,要經過抗眩暈、索降等訓練﹔在水下,我們要學習潛水、救援、打撈等﹔在地面上,還有50公裡沙漠徒步、戈壁灘徒步……”馮毅說,必須學習訓練的科目達40多種,以保証在各種情況下都有應對的能力,“無論是高溫、雨雪、大風、暗夜,還是沙地、湖泊、荊棘、密林,隻有想不到,沒有練不到。”

  “不是多厲害,是多能吃苦。”馮毅是航天搜救隊裡年齡偏大的一員,但每一次訓練他都沒有錯過。一直懷揣好奇心,馮毅永遠把自己當成一名“學生”,拿下了潛水証、無人機操作証、吊車駕駛証、裝載機平拖証……現在的馮毅,是個貨真價實的“六邊形戰士”。

  “把平凡的事干到極致,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這是馮毅的師傅李濤常常挂在嘴邊的話。駐扎西北大漠18年,馮毅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返回艙吊車駕駛員兼吊裝操作手萬川:

  不簡單的“搬運工”

  神舟十八號搜救回收任務現場,吊車駕駛室裡,來自四川達州的萬川緊緊盯著返回艙。

  作為地面搜救分隊返回艙吊車駕駛員兼吊裝操作手,萬川需要將成功著陸的返回艙吊到吊車上,運出巴丹吉林沙漠。

  這次搜救工作因為在夜間增加了難度。“光線不好,天氣寒冷,我還需要為搜救工作提供照明,同時也要注意車輛的保溫,提前預熱車輛,以保証搜救工作順利進行。”萬川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每一個細節。

  這已經是他第7次執行神舟返回艙吊裝工作,從神舟十二號開始到如今的神舟十八號,返回艙吊裝操作手都是萬川。

  “返回艙非常精密,扶正、起吊和移動的時候都不能出現大的晃動,更不能有磕碰。”萬川說,這份工作主要的要求就是平穩精准、一次到位。

  看似簡單,實則不然。

  著陸場經常會遇到大風,這對萬川是不小的考驗。為了讓自己的技術經得起考驗,萬川一次次向前輩請教,不斷加練反復摸索,他常常出完任務還到訓練場上加練“水桶操”。

  將裝滿水的水桶吊起來,萬川的目標是保証桶裡的水不洒。從最開始吊起水桶洒一半到后來滴水不洒,萬川也漸漸成了搜救大隊裡的“定盤星”。

  “開吊車就要能吃苦,吃得了苦才能開得好。”吊裝工作,萬川干了15年,從開始的火箭轉運吊裝操作手,到對操作技術要求更高的返回艙吊裝操作手,萬川說,人生上了一個新起點。

  守在茫茫大漠,難免身不由己,對照顧家裡的欠缺,讓萬川感到難免遺憾。“能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心中的信仰吧!”萬川說,“開上吊車吊回我們國家的返回艙,很自豪。”

  “一直干下去,再多帶兩名徒弟。”談及未來,萬川說出了質朴的願望。

  火箭加注系統負責人劉華兵:

  直面危險的“輸血師”

  10月30日4時27分,神舟十九號沖上雲霄,奔赴天宮。

  此刻,離發射塔架約1公裡處的應急保障車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火箭加注系統負責人劉華兵看著神箭一飛沖天。

  這是劉華兵最后一次參與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工作。今年年底,他將退休回鄉,闊別大漠。

  1994年,劉華兵從四川綿陽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發部門,從事火箭推進劑加注工作,這一干就是整整30年。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九號,劉華兵參與了每一次發射,將38人次、24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30年間,劉華兵有換崗的機會,也不缺換崗的理由。

  為火箭加注推進劑是一項讓不少人“聞風喪膽”的工作。推進劑是火箭的“血液”,但對人而言,易燃、易爆、有毒、強腐蝕,“偏二甲肼的毒性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如果不小心被四氧化二氮冒出的煙熏到,會損傷皮膚。”劉華兵說。

  “不怕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劉華兵隻說了一句“我喜歡挑戰。”

  面對工作,勇氣是一部分,嚴謹是另一部分。

  火箭推進劑對潔淨度要求極高。很多年前,劉華兵曾發現推進劑貯罐內有大量的鐵屑焊渣,便和同事一起,每天鑽到密閉的貯罐內,用高濃度的酒精擦洗、清潔。有些鐵屑焊渣殘留在隻有5毫米的焊縫內,劉華兵便用磁鐵吸、用鑷子夾、用棉簽掏,最后用面團才徹底粘出來,這樣的清理工作持續了半個月。

  長時間在高濃度的酒精環境中工作,劉華兵和同事全身皮膚發紅,嗓子熏得吃不下飯,雙手脫了一層皮。

  “以前的條件艱苦,現在好多了。”劉華兵細數著他和火箭“捆綁”在一起的30年,眼神變得堅定。

  “現在有了遠程智能值班系統,可以隨時了解推進劑在庫房中的情況﹔火箭加注時段的危險系數高,正在調試的無人值守系統可以更好地保証工作人員的安全﹔智能軟管清洗系統也已投入使用,非常快捷方便。”劉華兵說,每次發射前都需要清洗烘干軟管,以前全靠人力,200多根軟管光清洗就需要16天,烘干需要8天,而現在清洗烘干都隻需要1天。

  看著這一切,劉華兵感嘆:“我可以放心地離開這裡了。”(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喆 文/圖)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