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如何保護利用榮縣大佛石窟?這場會議給出答案

2024年11月03日18:36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保護利用榮縣大佛石窟?這場會議給出答案

  11月2日,榮縣大佛石窟保護利用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在榮縣舉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省、市、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

  榮縣大佛石窟保護利用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徐振宇 攝

  此次活動由四川省文物局、自貢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榮縣人民政府承辦。

  榮縣大佛石窟始鑿於唐代,通高36.67米,是僅次於樂山大佛的世界第二大古代石刻造像,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榮縣大佛寺旅游區自1981年起對外開放,有達摩渡江石刻、嘯台羅漢群像以及題刻、石碑等眾多景點,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榮縣大佛。徐振宇 攝

  近年來,榮縣圍繞《榮縣大佛保護規劃》(200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復)總體要求,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利用相關工作,組建石窟文物資源調查隊,通過實地勘察、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對全縣的石窟文物保存現狀、病害等基本情況進行摸排核查,全縣登記在冊石窟寺及石刻30余處,共有窟龕200余個。文廣旅聯合文物、自規等相關部門對大佛石窟周邊的危岩及地災隱患進行搶險排危,先后實施了榮縣大佛石窟安防及防雷工程,完成了供電、通信、給排水等基礎設施的提升改造﹔建設生態停車場並安裝汽車充電裝置﹔新建4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進一步完善售票、解說、導覽、游客咨詢等旅游服務功能。

  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榮縣大佛石窟、榮縣二佛、古佛寺摩崖造像,仔細查看了石窟在水害、風化、生物病害、岩體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詳細了解了保護設施建設和保護利用工作開展情況。在學術研討交流會上,榮縣匯報了近年來榮縣大佛石窟保護利用工作整體情況,專業機構匯報了監測、研究工作情況和成果﹔與會專家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匯報,針對榮縣大佛石窟本體保護、展示利用提升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討論﹔自貢市人民政府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簽訂了《文物建筑修繕保護框架合作協議》。

  榮縣大佛。徐振宇 攝

  專家一致認為,榮縣大佛石窟規模宏大,是中國南方古代石窟的上乘佳作和典型代表,是川渝石窟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石窟造像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議從文物病害、表層材質分析、地質勘查、區域考古調查等方面開展前期勘察研究。

  具體而言,做好榮縣大佛石窟保護規劃修編工作,持續開展好大佛的監測和佛身基岩及表層金箔彩繪的材質分析﹔對榮縣大佛石窟進行整體性、系統性的保護修繕,分步實施大佛本體保護、危岩整治、保護性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等工程﹔同時做好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和闡釋,不斷完善大佛景區基礎配套設施,利用三維數字技術等手段,加強榮縣大佛宣傳,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讓文物真正“活起來”,進一步提升榮縣大佛石窟關注度和影響力。(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