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遂寧市船山區:美麗河湖建設助力人水和諧,打造生態宜居幸福城市

2024年10月25日10:5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深秋時節,遂寧市船山區聖蓮島,一灣清澈透明的湖水宛如藍寶石。水面上,成群的野鴨在霧氣中嬉戲,時而梳理羽毛,時而扎到水中覓食。岸邊,一片片蘆葦隨風搖曳,宛如一群群舞者在翩翩起舞。宜人的風景吸引行人駐足拍照。

“觀音湖很漂亮,環境好,風景美!”遂寧籍阿姨陳桂芳說,退休后自己就去廣州和子女一起生活了,但每年都會回來住一兩周,“累了,就遠離城市喧囂,回遂寧小住幾日。”

近年來,遂寧市船山區堅持以河長制工作為抓手,以“機制”帶“體制”,督促部門履職、河長盡責。全區共設立區鄉村三級河長180名,2024年各級河長開展巡河6360余次,發現並解決突出河湖管護問題40余個。境內涪江干流已建成堤防49公裡,成功應對了“7·11”“8·16”涪江特大洪水,實現水旱災害防御連續10年零死亡,切實做到了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群眾的認同感、幸福感、獲得感同步提升。涪江(船山段)成功入選第二批四川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俯瞰觀音湖。宋敏攝

俯瞰觀音湖。宋敏攝

推進人水和諧 建成全省最大環湖城市濕地公園群

行走在涪江河畔,水面碧波蕩漾,兩岸綠葉舒展。遂寧市涪江(船山段)起於涪江干流唐家鄉萬福村,止於老池鎮樊噲山村,河段長度65公裡。

作為船山區委深化改革的重點試點改革任務之一,涪江(船山段)省級美麗河湖創建2023年6月正式啟動。對照“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生態廊道建設、水文化挖掘、特色亮點提煉”等創建指標,在一系列保障措施下,涪江(船山段)實現了以“三水”統籌推進人水和諧,有效促進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全面提升,探索出一條美麗河湖創建新路徑。

統籌治理開發。全面實施河道生態清淤,創新淤泥就地覆綠機制,修復荒漠化河灘島面積75萬平方米,推動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山水園林景觀。積極打造生態走廊、公園濕地,建成四川省最大環湖城市濕地公園群,聖蓮島建成生態濕地41公頃、引進荷花睡蓮800余種、搭配水生植物200余種、串聯生態濕地10余個,形成自然水體的淨化器和水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截至目前,累計形成沿線26公裡、佔地845公頃的“綠絲帶”,城市藍綠面積佔比達58.6%,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成為靚麗城市名片。

加強綜合改造。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將涪江(船山段)周邊的聖蓮島、蓮裡公園等納入重要試點范圍,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處理提檔升級等重點工程,新建雨污管網208公裡,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約19萬立方米。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全面消除明月河、米家河等支流黑臭水體,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完善管護機制。出台《觀音湖保護條例》,明確保護范圍和管護責任,形成黨政主導、 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社會共治的河湖治理保護格局。成立遂寧觀音湖管理委員會,落實管護各類經費6000萬元,用於湖面清漂、保潔、水質跟蹤監測以及巡查管理等。目前,涪江(船山段)整體水質常年穩定達到Ⅱ類,實現“一江碧水向東流”。

聖蓮島上游客觀賞荷花。宋敏攝

聖蓮島上游客觀賞荷花。宋敏攝

堅持“兩手抓” 不斷擦亮河湖生態底色

船山區把群眾滿意作為建設美麗河湖的標尺,把群眾的所想所盼融入規劃建設過程,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保護與開發“兩手抓”,不斷擦亮河湖生態底色。

水裡胭脂魚成群、空中紅嘴海鷗結對……在涪江(船山段),珍稀鳥(魚)類的鮮活身姿被攝影師鏡頭捕捉,定格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中。

“過去,這些珍稀鳥類在此地難覓蹤影,因為它們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觀音湖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它們偏好水質清澈、食物充足、人為干擾少的自然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選擇在此棲息,這意味著涪江流域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

近年來,通過系統保護修復,涪江(船山段)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遂寧觀音湖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形成了水鳥、魚類、昆虫、微生物生息繁衍的良好環境。目前,共有濕地維管束植物357種、野生脊椎動物約120種,其中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9種、魚類1種(胭脂魚)。涪江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同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城區45個易澇點得到全面治理,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黑臭水體全面消除的目標,有效提升城市內澇防治能力,改善雨污混流和污水直排等問題,切實筑牢河湖生態安全屏障。

此外,依托良好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等優勢,成功舉辦第31屆全國荷花展覽、遂寧觀音文化旅游節、四川省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遂寧荷花博覽節等大型節會,充分展示文化風貌,持續講好遂寧故事,年吸納游客總量達300萬人次,進一步提升當地知名度和美譽度。

“涪江(船山段)榮獲‘四川省美麗河湖’稱號,為后續創建國家級美麗河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船山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常態化開展“四亂”整治,提升河道排瀝減災和雨水調蓄能力,實現水體管護全覆蓋,打造群眾休閑幸福河。(屈超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