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股暖“流”,暖到流動黨員心裡頭

2024年10月24日15:2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外打拼,找到黨組織就是找到了‘家’,心裡有了歸屬感,工作起來自然更起勁!”談及作為一名流動黨員在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街道找到新“家”的故事,來自南充閬中的成都馬勒汽車熱系統有限公司設備工程師白坪,深有感觸。

這個”家“,來自柏合街道的暖“流”計劃。據了解,柏合街道立足產業工人流動黨員的實際情況,深入實施暖“流”計劃,截至目前已吸引流動黨員308名主動加入,其中產業工人流動黨員274名。187名流動黨員在15家兩新組織黨組織找到了“家”,121名流動黨員也在20個網格黨支部報了到。白坪,就是其中一員。

暖“流”涌來,流動黨員感受到了

轄區企業眾多,產業工人中的流動黨員也多,如何讓他們快速找到組織,切實為他們服好務?為此,柏合街道啟動了暖“流”計劃,力求將黨組織的溫暖傳遞到每個企業、每個車間。

“要充分發揮人才的重要領銜作用。”在走訪企業過程中,柏合街道了解到馬勒汽車有白坪這樣的突出人才,於是主動上門與企業負責人交流,與企業在用好人才方面達成共識,協助白坪成立了“工匠創新工作室”,由他牽頭帶領團隊扎實開展項目創新工作。如今,白坪主導的“通用汽車發動機冷卻類產品冷凝器的報廢持續改善項目”取得了國家級新型實用專利,為企業創造了約3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政府的關心、企業的支持,給自己事業來帶來如此大的進步,讓白坪的干勁更足了。在了解到街道正在開展的暖“流”計劃后,他主動找到組織,亮明了流動黨員的身份。從此,他與黨組織的距離更近了。街道除了定期走訪、電話聯系、座談交流外,還組織白坪與其他流動黨員一起開展組織生活。流動黨員在這方熱土上,有了新的“家”。

“以前每次下班走在空曠的回家路上,總感覺有些孤單。現在有了暖‘流’驛站,可以歇一腳、喝口水、給手機充個電,這就是我們路上的‘家’。”在經開區內一座暖“流”驛站,正給手機充電並順手翻看著雜志的李俊高興地說。

建在職工上下班路上的暖“流”驛站,是暖“流”計劃裡的一個溫暖寫照。柏合街道按照綜合集成、親民便民、開放共享原則,整合臨近街區、商店、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家書屋、小微園區等陣地資源,建立了10余個職工身邊的暖“流”驛站,打造了“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腳、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閑了能學習”的15分鐘休息服務圈,讓產業工人流動黨員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自暖“流”計劃開展以來,柏合街道聯合“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通過定期走訪、電話聯系、座談交流等方式,已經為產業工人流動黨員提供政策解讀、就業指導、維權服務等100余人次。除此之外,街道還建立了“三必聯、三必訪”機制,即“政治生日”必聯、逢年過節必聯、外出返家必聯,生病住院必訪、家庭大事必訪、特殊困難必訪,幫助產業工人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兒童托管、子女入學、老人就醫陪護、居住証辦理等困難13個。

暖“流”匯聚,流動黨員加入了

根據暖“流”計劃,柏合街道首先在轄區企業全面開展了“三查三找”活動,即:依托“兩代表一委員”在其所在單位深入細致地開展排查﹔依托微網實格力量,通過現場宣傳、掃樓入戶、張貼公告、發放《致流動黨員一封信》的多樣化方式,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排查工作﹔依托工會,將工會會員花名冊與黨員管理系統進行雙向對照排查,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名流動黨員。“一番深入細致的摸排后,對於轄區內企業的流動黨員情況,黨建辦基本掌握了。”街道黨建辦工作人員張力說。

在此基礎上,柏合街道還在轄區企業中廣泛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員”活動,幫助黨員迅速找到“家”。

成都建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麗丹說:“最開始,流動黨員對到本地黨組織報到有所顧慮,怕在本職工作之外增添很多‘麻煩’。結果,當我們把街道暖‘流’計劃相關活動內容發到公司微信群的當天,就有2名流動黨員主動向黨支部報到,我們也將他們一並納入了黨支部的日常管理教育。”

截至10月15日,柏合街道已摸排出產業工人流動黨員274名,並建立了詳細的流動黨員檔案,底數更清、情況更明。

為了進一步把服務落實到每一位流動黨員身上,暖“流”計劃針對產業工人流動黨員等新就業群體,還開展了“1+1+1”行動,即1個黨組織明確1名本地黨員聯系1個流動黨員。街道轄區的文通通鼎聯合黨支部書記羅文通就是通過定期聽取流動黨員思想匯報、積極與流動黨員進行“一對一”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思想、工作、生活動態,讓2名流動黨員主動參與到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中。

暖“流”不息,流動黨員成了它

在暖“流”計劃中,既有暖“流”驛站等實實在在的載體,又有黨組織生活、相關培訓等扎實的舉措,還有實事實辦解流動黨員難題的具體行動。從工作到生活,暖“流”計劃真的把大家暖到了,而感受到這種“暖”的流動黨員,又繼續傳遞著這份溫暖。

“從沒想過作為一名流動黨員,還能把自己的本領發揮得這麼徹底,為街道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東華村原產業工人流動黨員李小超,在工作之余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不僅在人口普查、經濟普查期間實地入戶入企走訪,還在小區片區問題整治座談會上積極建言獻策。如今,他已擔任東華村第六黨支部書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流動黨員的歸宿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雙向的奔赴最為溫暖。在街道為流動黨員服好務的同時,流動黨員也在積極發揮作用參與到所在企業或村(社區)的各項服務當中。在柏合街道近期深入開展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中,各企業的產業工人流動黨員主動擔當,化身一個個“進萬企”聯絡員,第一時間將企業困難收集上報至街道並協助街道一起想辦法、解難題。截止到10月8日,流動黨員參與收集企業反映問題35個,通過黨組織協調已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問題24個。流動黨員們在這裡找到了“家”,也把這裡當成了”家“,為家裡的事操心、上心。

一陣陣暖“流”,涌向一位位產業工人流動黨員,讓他們在異鄉迅速融入到組織、找得到位置,在“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中有了歸屬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有了投身龍泉驛區經濟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劉曉暉、劉冉、廖玉蓉)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